中關村(000931,股吧)核心區已成為北京科技創新的主要支撐力量。記者在海淀區“兩會”上獲悉,中關村核心區去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85家,總數突破5000家;高新技術產業預計實現總收入1.2萬億元,增長17.5%,占中關村41.7%;發明專利授權量1.18萬件,占全市54%;技術合同交易額1191億元,占全市46%。
據介紹,海淀區去年相繼出臺了促進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小微企業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火炬計劃68項,幫助企業申請到國家和北京市各類專項資金11.5億元。認真執行特別是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和稅制改革,為高新技術企業全年減免稅預計超過200億元。去年,海淀 “營改增”試點企業突破7萬戶,企業稅負大幅下降,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提到小米,人們大都用“神話”兩字來形容。因為它創立僅三年年收入就超過300億元。然而,倒推到2011年8月16日,雷軍身著黑色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帶著“一款頂級智能手機”,對臺下800多名聽眾宣布“小米”誕生時,誰也不會想到那一刻就是“神話”的起點。“談到小米,的確有一個詞叫"神話",神話不好創造。小米公司在所有員工的努力下,在各級政府和相關組織的幫助下,的確創造了一個讓我自己都無法相信的結果。”雷軍認為,“小米背后的核心是中關村的大環境和整個行業發展趨勢的大環境。”
小米只是核心區諸多企業中的一個縮影。去年,在核心區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正式掛牌,新增金融機構150余家、上市掛牌企業44家,總數分別達2100余家和313家;打造全國創新資本中心,成為全國首批“中國創業投資示范基地”,出臺促進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意見,中關村互聯網金融中心、產業園和基地掛牌。隨著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核心區啟動“一城三街”規劃建設,52家國際創新服務機構入駐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新設11個初創期科技企業集中辦公區,新增14個新型產業孵化器,與北京聯合大學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核心區創新要素正在不斷加速聚集。
海淀區區長孫文鍇表示,今年,核心區將積極開展制度政策創新實踐,勇于改革創新,敢于先行先試,打造中關村核心區創新特區;全面推進“一城三街”建設,加速集聚創新功能要素,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孵化器聚集發展,完善創新創業體系;建立健全企業主導產業技術創新的體制機制;統籌整合項目、資金、政策等資源,支持科研人員激勵機制改革;加快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完成國家科技金融功能區空間布局規劃,打造中關村西區創新資本中心;推動中關村銀行和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籌建,設立互聯網產業基金,構建互聯網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全國互聯網金融中心。
未來科技城
將擴7平方公里
未來科技城將擴容7平方公里,入駐的央企將從目前的15家增加至24家。目前,擴容規劃已經在編制中。北京商報記者從昌平區“兩會”上了解到,未來科技城一期項目到2015年基本建成,二期項目位于一期的北側、小湯山鎮東南部,規劃面積約7平方公里。
未來科技城選址昌平區小湯山鎮和北七家鎮的交界地區,一期占地10平方公里,總投資約1000億元。到去年底,15家央企中,國電、國網、神華、商飛、武鋼、華能6家的研究院已經入駐運行;剩余央企研究院將在今明兩年陸續進駐。據估算,15家央企運營后,研究人員將達到2萬人,地區總就業人口將達到10萬人。
“未來科技城一期2015年基本建成,緊接著就是二期。”未來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二期項目位于一期的北側、小湯山鎮東南部,規劃面積約7平方公里。擬入駐航天科技(000901,股吧)、中航工業、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大唐、中國華電、中國聯通(600050,股吧)、中化集團、國投、中國化工9家央企。
另據介紹,M17號線的未來科技城段今年將啟動建設。南北走向的M17號線串聯了大興亦莊、CBD、望京、未來科技城等北京幾大重點功能區。開通后,將成為未來科技城連通市區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老廠房變身
互聯網金融基地
記者在石景山區“兩會”了解到,位于中關村石景山園的全國首個互聯網金融基地將在今年全面啟動建設,首鋼老廠區將變身成為擁有20萬平方米體量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
石景山區去年在全國范圍內首個提出打造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之后本市首個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在該區落戶。“今年將全面啟動建設”,石景山區區長夏林茂表示,“將這一新興產業作為石景山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而一直被關注的首鋼老廠區也隨之迎來華麗轉身,該區將利用寬敞的老廠房打造20萬平方米的互聯網金融空間。
“建設于1990年的二型材主廠房,長近一里地的廠房體量十分巨大,改造后將成為壯觀的互聯網金融空間。”夏林茂介紹說,該項目具有大體量、大空間、工業廠房特征明顯、綠地環繞等優勢,“為了進行空間改造,我們聘請了最頂尖的專家進行規劃設計,為企業營造最佳辦公環境。”此外,原為首鋼煉鐵原料區的西十筒倉項目,也將有一部分空間用于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該項目規劃占地13.6公頃,改造后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工程將分三期進行。
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開建、國家保險(放心保)產業園8月開建、商業保理試點區即將批復……伴隨著中關村石景山園的擴容,石景山區迎來一個全新的轉型發展期。
西城每年投入1億元
為園區提速
2013年,中關村西城(德勝)科技園(以下簡稱“西城園”)總收入預計突破千億元。記者從西城區“兩會”上獲悉,西城園繼續抓好“廣安軍民融合特色產業園”和華龍大廈等項目,推進中國設計交易市場平臺建設,促進“設計之都”核心區的建設與發展。
西城園作為世界“設計之都”核心區和首批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聚集了1300多家設計機構,成功打造了中國設計創意最高獎—“紅星獎”,培育出一大批優秀設計企業,建設了中國設計交易市場,組建了北京設計聯盟和北京設計之都發展有限公司,為“設計之都”核心區的建設與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據介紹,為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西城園初步形成了“1+X”政策體系,支持包括出版創意、科技孵化、設計服務專項等政策。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1億元產業發展資金,為園區發展提供了保障。
西城區副區長陳寧表示,2014年,西城園將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按照“一園三區多點”的空間布局,努力將西城園打造成為以原創設計、研發服務、出版創意、科技金融四大產業集群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為核心動力的都市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