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的四周都是平房,最高建筑是10層左右的四通大廈,到現如今高端產業云集的綜合商業區,中關村在不斷的轉型中蛻變。中關村不僅是中國IT業發展源頭,更是如今的高端物業住宅區,已形成以商業辦公、電子產品為龍頭的大中關村板塊。
歷史變遷
產業升級 大中關村板塊成型
“最早上地這邊簡易房比較多,有很多農田,一直以來也是北京外來人口的聚集地,算是排在回龍觀、天通苑這兩個大社區之后出現的人口密集地。”見證中關村區域多年變化的劉先生回憶說。
說起海淀中關村,無論是黃莊、上地區域,還是廣為人知的百望山以北的山后板塊,西北部始終擁有中關村上地產業園區和高級學府區的優勢,具備交通便利、配套設施成熟、人文宜居等特性,成為眾多購房者的置業首選。
2004年,中關村北擴方案出臺,整個中關村向北擴展221平方公里,包括西北旺、溫泉、蘇家坨、上莊四鎮。新區建成集科技園區、教育基地和生態辦公區于一體的新型區域。這使得山后地區和上地地區成為海淀大中關村地區的新亮點區域,海淀的發展重心逐步北移。
隨著高科技產業園區的發展,聯想、北大方正、用友等知名高新企業的進駐,越來越多IT人才涌入。區域發展前景令很多品牌開發商進駐,從2011年起五礦萬科如園、保利西山林語、融創西山壹號院等項目相繼開發,使得區域形成品牌聯動效應。
樓市掃描
高端項目聚集 學區房仍將走俏
由于海淀區教育資源優勢十分突出,大中關村樓市主打學區房。區域內的開發商也更加重視教育資源的引入,紛紛打起“教育牌”。
而在海淀中關村等傳統學區,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學區房價格高地。以中關村二小為例,去年每平方米價格在8萬多元,現在學區房價格已經往每平方米10萬元以上飆升。
未來,海淀區域由于土地出讓有限,房地產市場供應量已較少,產品相對稀缺。學區房方面,由于北京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海淀區學區房價格短時間下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市學區房成交均價上漲31.4%,高于全市平均漲幅5.5個百分點。從成交價格方面來看,大部分重點小學的學區房價格,要比周邊非學區房樓盤高出30%以上。
不難看出,作為教育資源集中的海淀區,學區房還會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