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為你而來”“青春如此完美,沒空浪費時間”……走在北京市海淀區這條長約220米的步行大街上,映入 眼簾的是各色追尋夢想的條幅,四處涌動著活力、時尚的氣息。這里曾是聞名全國的圖書集散中心,現已轉型“中關村創業大街”,成為大規模集聚早期創新創業要 素的特色街區。
創新創業為老街區帶來新活力
創業大街所在的地方曾經書店林立,被稱為“海淀圖書城”,見證了中關村西區初創時的繁華。“上世紀90年代這條街非常紅火,圖書出版商直接 面向讀者,當時是發行模式的一種變革。再加上這里離北大、清華等高校很近,有很多學子來這里買書。”北京海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淀置業)黨組副 書記杜瑞明回憶道,后來隨著網絡書商迅速崛起、實體書店間競爭加劇等環境變化,這條有20余年歷史的街道在經歷了鼎盛時期之后開始步入衰落。
為了讓老街區煥發新活力,海淀區規劃對圖書城進行業態調整。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從2013年起,海淀置業通過回購、回租等方式加速回收房源,為引入科技創新元素提供空間支撐。
據杜瑞明介紹,隨著這條街的圖書業態逐步衰弱,部分房屋被轉讓、承包、出租,由于種種原因,房屋的產權關系比較復雜。“但是隨著工作的開 展,前期引入的較成熟的創新創業機構已經顯示出了自身的項目篩選能力和技術支持能力,這種聚集效應又吸引來了更多的創業團隊、投資機構,F有的一些租戶也 開始向這方面轉型,業態逐漸豐富了起來。”
如今,在這條南北走向的街道上,依然能看到矗立在街兩頭的籍海樓、昊海樓以及中國書店的身影。與之相伴的是3W咖啡、聯想之星、飛馬旅、36氪等十余家入駐街區的專業服務機構,顯示出創新創業為這個街區帶來的新活力。
聚集服務資源 激活創業要素
6月12日,中關村創業大街在北京市正式開啟,這是中關村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嘗試。由海淀置業與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北京海置科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對街區進行運營管理,利用街區現有特色空間,吸引知名創業服務機構,聚集全球創新創業服務資源。
對于創業者而言,獲得專業創業培訓、創業孵化、投資融資等服務至關重要。從創業者不同階段的需求出發,中關村通過“專業街區”的形式聚集服務要素,為其打造一條實現夢想的通道,激發更大的創業潛力。
據了解,創業者在這里可以享受到快捷的行政審批流程、體系化的服務咨詢、專業的培訓等初創所需的必要支持。政府批準街區的創新服務機構設立 集中辦公區,允許集中辦公區內按工位注冊公司,降低創業門檻和成本。例如在3W咖啡,每個座位都有獨立的編號,而一個座位就可以注冊一個公司。
這家成立不到四年的機構,從最初的三個人發展到一百三四十人,從一間咖啡館成長為涵蓋創業孵化、投資、獵頭、公關服務和在線招聘為一體的創業服務平臺。8月20日,3W旗下的拉勾網宣布獲得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已達到1.5億美元。
“創業需要生態,這條街正式開啟之后,作為一個整體對創業群體的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創業者和機構在這里越來越聚集,整體氛圍變得更好了。”3W創始人許單單說。
構建全方位服務的創業生態體系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類似3W這樣的專業服務機構還有創業交流平臺車庫咖啡、新興科技媒體36氪、24小時書店言幾又、組織創業培訓的聯想 之星、舉辦“黑馬”創業大賽的創業家、創業項目專業管理支持機構飛馬旅等等,形成了為創業企業提供早期辦公、投融資對接、商業模式構建、團隊融合、媒體資 訊、創業培訓等全方位服務的創業生態體系。
目前,中關村每年誕生科技型創業企業超過4000家,支撐這些創業大軍高效創業的,正是中關村近年來日趨完善的創業服務體系,包括科技企業孵化器和新興服務機構等上百家單位。
據了解,中關村創業大街的開啟得到了包括北京市、海淀區及中關村管委會等多層面的支持。下一步,中關村創業大街將繼續進行街區景觀改造,完 善“創業食堂”等配套設施建設;推出“創業會客廳”,為創業者提供更開闊的交流空間,通過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切實為創業者提供信息咨詢、創業培訓等服 務,吸引更多創新創業要素聚集于此。未來還將有針對街區的工商、稅務環節優化,審批快捷通道等政策措施,進一步為創業者“潛心創業”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