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中關村管委會了解到,2015年一季度,中關村示范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持續提升,服務經濟特征突出,新增長點孕育興起,創新創業新生 動力不斷累積。從全市來看,示范區創新創業引領作用突出。一季度,示范區企業貢獻了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的3/4、全市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的近2/3,新創 辦科技型企業數量同比增速超過全市約10個百分點。
總體運行穩中趨緩
1-3月,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以下簡稱規上企業)實現總收入7212.9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工業總產值2005億元,占北京全市 49.4%,同比增長20.8%,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17.5個百分點。大型企業仍是示范區穩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1-3月大型企業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分別 同比增長18.9%、25.9%,對示范區總收入和工業總產值的增長貢獻率分別為82.3%、72.4%。
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利潤持續高位增長。1-3月,示范區規上企業實現利潤406.5億元,同比增長42.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個百分點,連續19個月保持25%以上的 高速增長。示范區企業盈利能力增強,有超過1/4的規上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規上企業整體利潤率為5.6%,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
人均產出效益攀升。1-3月,示范區從業人員人均實現收入41.5萬元,同比增長8.9%;人均創造利潤2.3萬元,同比增長34.6%;人均實現稅費 2.7萬元,同比增長4.1%。從不同規模企業看,大型企業三項人均指標均高于示范區整體水平,其中1-3月人均實現收入達到53.1萬元,約是示范區整 體水平的1.3倍。
創新創業持續活躍
從業人員結構持續優化。截至3月底,示范區規上企業從業人員174萬人,同比增長6%,連續13個月控制在個位數的低位增長;同時,高端人才占比進一步提 高,從業人員每萬人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達5234人,每萬人擁有外籍和留學歸國人員達128人,均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對北京全市創新引領作用突出。從創新投入來看,1-3月示范區企業內部科技活動經費支出250.7億元,同比增長16.8%,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0.4 個百分點。1-3月,示范區規上企業科技經費投入強度為3.5%,比上年同期略有提高,其中有34.5%的企業投入強度超過10%。從創新產出來看,中關 村是北京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主戰場,一季度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的3/4、全市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的2/3都來自中關村。1-3月,示范區企業輸出技術 8078項,占全市的68.5%;技術合同成交額達541.8億元,占全市的75.4%。1-3月,示范區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9047件、 6431件,占全市比重均超過三成,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實現同比36.3%的快速增長;截至3月底,示范區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7707件,占全市企業 的64.2%。
創業活力強勁。1-3月,示范區新創辦科技型企業持續激增,共4558家,同比增長62%,增速大幅領先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速(38.4%),同時也高 出全市新創辦科技型企業增速約10個百分點。資本市場方面,1-4月示范區新增15家上市公司,其中登陸創業板11家,主板2家,中小板1家,納斯達克1 家,截至4月底上市企業總計269家。中關村創業企業受到風險資本的追捧,1-3月有百余家企業獲得PE/VC投資,其中,近六成獲投企業成立時間不足一 年,如主打境外接送機專車服務平臺的“米線用車”、股票投資P2P平臺“人人操盤”、專注于親子服務移動互聯網的“童伴教育”等8家企業是2015年一季 度新創企業;PE/VC熱點領域主要集中于以生活O2O、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互聯網+”行業,如占國內團購市場份額54%的美團網獲得了7億美元D輪融 資,專業就診服務與移動健康管理機構“醫護網”獲得百度戰略投資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上升至國家戰略,中關村移動互聯網領域掀起新一 輪創新創業高潮,如剛剛出爐的福布斯“2015中國移動互聯網30強”榜單中,百度、京東、奇虎360、昆侖游戲等18家中關村企業入選,占據了六成席位,領先深圳等其他地區。
產業高端化發展
1、示范區在全市高技術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明顯。1-3月,示范區高技術服務業與高技術制造業分別實現收入1589.8億元和761.7億元,分別同比 增長12.2%和5.5%。示范區高技術服務業占高技術產業總收入的比重2/3以上,高技術產業“服務化”特征日漸著。與全市同期相比,示范區高技術制造 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占全市的87.9%和97.6%。
2、六大技術領域表現各異,電子信息支撐示范區發展,新能源及節能技術領域快速增長。1-3月,示范區六大高技術領域實現收入5761.0億元,同比增長 15.9%,占示范區總收入的79.9%。其中,新能源及節能領域總收入882.1億元,占示范區12%,在六大領域中增長最快,增速達40.0%;電子 信息領域總收入2873.2億元,占示范區40%,增長18.5%,對示范區收入增長貢獻率近五成,是示范區產業發展的“穩定器”。
1-3月,六大技術領域盈利表現各異,電子信息領域利潤同比增長近2倍,主要得益于以京東世紀貿易、太極計算機、冠捷顯示、航天信息、華為數字、搜狗科技 等為代表的20家收入億元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環保產業利潤同比增長64.8%,也明顯高于示范區總體水平,主要受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等9家億 元以上企業利潤實現翻番增長的帶動。
3、“6+4”戰略性新興產業盈利能力強,衛星應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1-3月,示范區“6+4”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收入5401億元,占示 范區總收入的74.9%。衛星應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收入增幅顯著,分別達45.2%、27.3%和23.3%,如高德信息技術、洛斯達數字遙感技 術、高德軟件等衛星應用企業,以及北京新能源汽車、中瑞藍科電動汽車、華商三優新能源科技等新能源汽車企業表現亮眼,收入同比翻番增長。1-3月,示范區 “6+4”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利潤250.2億元,同比增長55.6%,高于示范區整體13個百分點,保持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