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關村軟件園聯手徐州市泉山區政府打造的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正式揭牌,中關村創新文化基因正式注入泉山區。
該創新中 心總建筑面積25.5萬平方米,包括創新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和中關村信息谷創新匯,是中關村在區域城市設立的首個集研發、商業、交流于一體的創新 綜合體。中關村信息谷公司采用輕資產、重服務運營模式,依托當地區位條件、高校資源及產業基礎,圍繞科技企業,市場化配置政策、資本、人才、技術創新要 素,結合區域優勢,整合國際國內創新創業資源,搭建線上虛擬服務平臺和線下實體服務空間,打造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中關村為何“牽手”泉山區?在泉山區委書記趙興友看來,一個是中國創新高地,一個是蘇北創新型城區“排頭兵”,大型國有企業與城區政府強強聯手,是攜手共贏的戰略合作,必將進一步激活創新活力,助力地區轉型發展。
近 年來,泉山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發展科技產業,加快建設“知識泉山”,先后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國家知識產權強區工程試點區、省創新型城區等 榮譽稱號。目前,全區已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基地77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科技孵化器3家,省、市級科技產業園10家;集聚高新技術企業39家,省民營科技企 業1000余家,中礦微星、貝克福爾等4家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項目、專利申報和授權數量已連續多年全市領先,“孵化器—加速 器—產業化基地”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走在江北和淮海經濟區前列。
目前,已有中關村領創空間科技服務公司、中 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中關村軟件園人才服務平臺等30家單位簽約首批入駐。作為首批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之一,北京碧水源研發出國際領先、擁有完全 自主知識產權的膜技術,目前凈資產超120億元,市值近500億元,成為水環境治理及節能減排的一支骨干力量。
中關村信息谷創新 中心負責人姚建林介紹,中心將圍繞“智慧泉山”建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智慧礦山、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為主導,集聚一批新興產業的企業總部、研 發中心,打造“中關村+、互聯網+、24小時+、政府+”為特色的全天候融合創新生態圈。“到2018年初步建設成為蘇北領先的創新示范基地,到2020 年基本建成黃淮區域協作創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