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零工社區”:將有想法和有辦法的人組合在一起

日期:2016-07-06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 ]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了新浪潮,創新創業蔚然成風。中關村豐臺園領導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地提出緊跟時代潮流、發展“零工社區”的設想。

6月28日,中關村豐臺園在貝殼菁匯舉辦了“零工社區”路演,首創零工社區概念,旨在打造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在線高端智力共享平臺。

豐臺優勢催生創新概念

創新創業已上升至國家層面,成為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環。在這種形勢下,豐臺園領導班子開始深度思考:在雙創過程中豐臺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為什么要做零工社區?怎么能夠做得更有豐臺特色,能把雙創做實?

豐臺區副區長、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張婕說,豐臺區一直如火如荼地在做雙創的推動,比如交控科技的創業學院,比如說依文的國際創客中心等,線下的孵化器、創新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豐臺園一直在思考,在雙創中,豐臺要有些什么樣的作為,要做什么?做一件事又能表達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又能夠在雙創中找到一些自己的位置?

張婕說,豐臺園是全北京科技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科技資源密度很高,在雙創的大趨勢下,企業數從前年的5000多家增長到去年的11000多家,技術人員之多,這是一大特色。

在梳理完全區的雙創資源后,豐臺園發現,現在很多大學生創業的時候,有兩件很難做的事情,一件就是他們有好的想法,不知道該如何去實現。比如說做智能硬件是很好的方向,但有了好想法后,很難有更多資源去幫他把想法變成產品。

另一件是,有很多工程師,有很好的技術手段,也有很好的技術平臺,非常容易就把產品做成,卻很難在市場上推廣。如果在雙創過程中,雙方對接,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創業成功率。

“社會上還有巨量智力資源缺乏參與其中的渠道。園區內有更大量的專業人才的智慧資源被忽視,還有更大量的創新需求沒有被滿足,而零工社區作為聯結 體,運用算法匹配需求,最終達到雙贏。零工社區是將有想法的人和有辦法的人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創業成功率,集眾智,匯眾力,打造工匠精神。” 張婕說

據了解,此想法是受到美國零工經濟影響,零工經濟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職業者構成的經濟領域,利用互聯網和移動技術快速匹配供需方。而豐臺園所建設的零工社區,供需方分別為各領域專家和創業者。

豐臺園在立足自身創業發展的同時,為長遠的發展又提供了堅實支撐,零工社區構想應運而生。

搭建平臺服務創業群體

一旦確定發展戰略,豐臺園便在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 搭建零工社區平臺,為創業群體提供發展所需。

零工社區是將創業者、專家、大咖、創新機構等多種資源集于一體的平臺,在該平臺擁有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經驗人可以通過社區回答創客的問題“打零工”,而行業內的創客則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與專家、大咖相互交流,獲得資源和信息的聚集,減少創業中的成本和風險。

豐臺園管委會副主任孫永文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零工社區時說:“如果一名工程師,經驗豐富、專業能力過硬,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零工社區里,他就會看到別人發布的各種各樣的需求,施展一技之長解答這些需求,不僅可以賺取外快,還能獲得滿足感。”

零工社區對于創客來說,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比如創業公司的CEO,在產品開發和公司經營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各式各樣的小問題,單靠現有的資源 不好解決,但為此進行招聘又不合適,成本高、人才難覓,如果在零工社區發布需求,就可以聯系到零工或者行業內大咖,快速得到幫助。”孫永文說。

記者在“零工社區”網站上看到,線下體驗中心、政策查詢、咨詢服務、社區生態圈等社區功能一目了然。

為線上社區平臺提供咨詢服務個人可以找大咖幫忙解決難題,同時自己也可以成為專家,幫別人解決問題;企業可以找到專家,通過該平臺,為別人提供服 務;創業者可以找專家幫忙解決問題,專利評估降低創業風險;創新創業機構可以得到宣傳平臺,以及平臺所聚集的智力資源和項目資源。

在大咖社群里,通過大數據技術,為專家全面畫像,讓需求方更深入、更直觀的了解專家。并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為需求方智能匹配專家。

“零工社區”還可以通過一個話題的專訪,分享大咖們的觀點,專家在行業內學術研究向廣大用戶進行分享和推薦,通過主持人和專家互動的方式將企業創新或者萬眾創業遇到的共性問題給予見解和指導。和大咖互動,通過話題討論,聚集智慧共享空間,匯聚創客多樣化討論主題。

“零工社區”會定期開展雙創相關活動,為中小初創企業及創客線下交流創造時間、提供地點,通過獎賞錢的形式來表達贊賞,用戶完全自愿。

此外,對于有科技成果的創業者來說,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是最大的難題。而零工社區可以通過大數據,獲取全網專利價格信息,并形成智能比較,協助創新創 業者了解其擁有的專利的價值。同時,通過大數據,創客還可以獲悉專利分析報告,形成專利產業化指數,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協助創新創業者了解創業的風險。

集眾智,匯眾力,傳承工匠精神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人才發展為支撐,推動科技創新與雙創相結合,建設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

國家戰略規劃、共享經濟的發展是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形成的信息樞紐,利用大數據將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和精準匹配,使分享經濟向平臺化規模化發展。

成功者總是不約而同地迎合時代的需要。

“集眾智,匯眾力,傳承工匠精神”成為“零工社區”的傳播口號。

當張婕把創建“零工社區”想法跟園區企業溝通時,貝殼菁匯CEO張磊,只聽了十幾分鐘,就把公司注冊下來,成立了北京零工社區有限公司,開始打造線下的零工社區平臺,隨后用一個月的時間拍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片子。

張磊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當我第一次聽到‘零工社區’這個概念時,我覺得它可能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想法。‘零工社區’可以改變我們的創業,通過‘零工社區’我們希望能夠讓人才重新得到匹配,讓技術能夠創造財富,讓知識能夠成就夢想。”

2015年初,張磊成立貝殼菁匯(北京)生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定位于打造全產業孵化第一平臺,依托孵化器為核心,圍繞以基金+空間+營銷+財 務四位一體,以貝殼創業營、知識產權服務、孵化器自媒體三大核心服務內容構建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搭建集孵化、加速,創業服務、產業園區于一體全產業鏈孵化 體系。貝殼菁匯的成功運營,不僅順利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登陸“新四板”,更成為豐臺區政府十大重點項目之一。

同樣與張磊成為“零工社區”大咖的黑鉆石國際傳媒集團創始人CEO馬強,集導演、策劃人、作家于一身,是科技部國家級創業導師。

馬強深諳傳媒之道,秉承商業與藝術平衡的理念,在創作出經典城市電影項目的同時,對商業頂層設計、城市發展與定位有著深刻的認知。

馬強將豐富的實踐經驗總結成系統的理論體系,研發出“路演兵法”“路演英雄”等路演活動,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馬強與豐臺園一拍即合。

在豐臺區的推動下,集中園區眾多企業的智慧,通過線下的實踐,很多企業積極參與合作共同推動零工社區的發展。大數據專家、國信優易CEO王亞松,依文董事長夏華……先后加入“零工社區”大咖行列。

零工社區對于創客來說,能得到什么樣的幫助?張磊告訴記者,創業公司的CEO,在產品開發和公司經營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各式各樣的小問題,單靠現有的 資源不好解決,但為此進行招聘又不合適,成本高、人才難覓,如果在零工社區發布需求,就可以聯系到零工或者行業內大咖,快速得到幫助。

“零工社區”一切就緒,豐臺園希望在系統平臺上線改造完畢后,將這個平臺打造成為一個試點示范,能夠讓這個平臺在雙創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成為調研和研究的課題,成為雙創實驗基地,將雙創工作推動的更深入、更完善。

豐臺園于1991年成立,是中關村科技園區最早的三個園區之一,并成為全國知名的總部經濟區,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豐臺區核心的城市經濟 功能區。從“總部經濟”到“零工社區”,從孵化器到眾創空間再到“零工社區”,其中凝聚著豐臺園對于創新創業發展趨勢的思考以及豐臺園創新轉型的決心和信 心。

孫永文說:“總部經濟以資產和資本為紐帶,而零工社區則基于知識產權為紐帶,是升級版的總部經濟。”

眼下,豐臺園以諾德中心為代表的一大片產業“新空間”拔地而起,正引領著共享經濟的“零工”時代,釋放更多的人才活力,構筑共享經濟新生態。

不久的將來,豐臺園將通過“零工社區”將更多的資源連接至線上,形成分享平臺,使創業企業不斷涌現和發展壯大。

“創新創業是從零到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創業者的頭腦風暴與落地執行,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依托眾智搞創新,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科技與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上融合起來,不 斷為創新企業這部創新發動機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匯聚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張婕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