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整個中關村都將定位于創新創業 中關村海龍之死

日期:2016-07-30  來源:cnbeta網站(臺州)
[字體: ]

摘要:過去17年,海龍大廈一直扮演著“中關村一哥”的角色,它始終試圖在市場的浪潮中尋找新方向,試圖改變,試圖在原有的業態下自我完善。遺憾的是,最終它的 業態沒能躲過推倒重來的命運。過去17年,海龍大廈一直是中關村的地標,是許多互聯網人年輕時的信仰,是一代人的共同回憶,但這一切隨著海龍大廈的停業轉 型封存為歷史。未來它或許會成為新的地標、新的信仰、新的回憶,但兩段歷史必須在2016年7月畫上分

17年前,一個時代始于海龍;17年后,一個時代止于海龍。

整個中關村都將定位于創新創業 中關村海龍之死

最后的商戶

7月27日,海龍大廈二層依然有十余商戶在營業,這一天距離7月7日的官方關停時間已經過去了20天。曾誓言將“釘子戶”進行到底的張海(化名)已經松了口,他對記者表示,8月之前他應該會正式關張。

張海2001年開始混跡于中關村,那時的他還在念大二。彼時的中關村剛剛形成以海龍大廈為龍頭的大賣場格局,在21世紀初,成為攢機者的天堂。

海龍大廈向記者提供的官方信息顯示,海龍大廈于1999年落成,在此之前,中關村的樣子還是“電子一條街”,電子產品以路邊攤的形式存在,“我們建了一個大廈,把路邊攤都聚集在一棟樓里統一管理。”

因此,海龍大廈17年來在中關村擁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它是最早建立的正規賣場,另一方面它的產權歸屬于當地政府,與臺商獨資的鼎好商城和將產權出售給普通投資人的e世界相比,海龍大廈更能整體性地執行規劃和政令措施。

張 海在大學畢業后正式做起了攢機生意,2006年中關村e世界開業,他成為第一批進駐的商戶之一。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讓張海很快面臨業務調整,攢機生意僅僅 維持了兩三年的光景,市場便受到了整機品牌崛起的沖擊,“大約2008年前后,攢機的市場基本上就已經變得很小很小了,從那時開始,我轉型做電腦維修,后 來增加了手機越獄和維修。”

科技發展不僅沖擊著張海,中關村的每一個商戶幾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轉型案例是京東商城。轉型電子商務的京東商城,如今已經從中關村的小攤位變身為世界500強企業。

海龍大廈也在不斷調整著經營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

“海龍大廈最初是以攢機為主,之后需求變少,小攤就逐漸轉變成了專賣店。再后來,小的專賣店有的逐漸變成了大的體驗店。”海龍大廈一位負責人如是回憶海龍的發展歷程。

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小微型商戶從未退出過海龍的舞臺。

推倒重建

7月27日,記者遇到張海時,他正在逐一詢問偶爾過往的顧客要“看什么”,這是他過去10年在中關村的求生之道,也是中關村電子賣場備受詬病的頑疾。

中關村發展過程中,混亂的經營狀況早已不是秘密,憤怒的受害者甚至稱其為“中關村騙子一條街”。海龍大廈也是受害者口中的“騙子聚集地”,雖然海龍是為統籌不規則的經營現象而生,卻在17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沒能擺脫混亂經營狀況的侵擾。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海龍大廈負責人并未避諱這一話題。“在賣場經營的后期,的確出現了一些不良的銷售行為。一是因為電商的沖擊,二是電子產品的銷售利潤變薄,三是海龍賣場競爭壓力變大。”

該負責人表示,海龍大廈一直試圖改變這種狀況,但他也承認效果不佳。“我們推出了諸如統一收銀這樣的政策,目的是想通過管理規范商戶的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但是這些管理手段治標不治本,市場現狀消極,導致有些商家還是會通過各種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

“很難把海龍現在的轉型歸咎于不良經營現象的存在。”張海對記者表示,“我認為更多的原因還是來自于電商對電子賣場的沖擊。劉強東從這里走出去,但沒有給以前的小伙伴留下活路。我們可以到京東、天貓去開店,但是對于海龍來說,賣場的時代結束了。”

現實如張海所說,海龍大廈7月7日宣布賣場閉店。海龍大廈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海龍未來的功能定位是“以智能硬件為主的科技研發、創新創業機構聚集地及大數據軟件交易中心”。這意味著海龍大廈將過去17年的業態“推倒重建”。

全民創新

創新創業,這是海龍大廈未來的新主題。以海龍大廈為標志,整個中關村都將未來定位于創新創業。

7 月27日,已經停業許久的中關村e世界電子賣場依然沒有重開的跡象。記者從e世界現在的物業管理方,北京賽伯樂綠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由于業主分散 且不能形成統一的經營意見,e世界的轉型陷入僵持。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政府制定的新規劃,e世界、海龍大廈等賣場不再接納低端電子產品 銷售的業態進駐,如果想獲得特殊批準,必須向海淀區級管理機構提交申請。

“我們當初買e世界的產權,就是為了能自己做生意,如今在我自己的物業上做什么事我自己卻不能做主。”e世界業主王樂對記者表示。

同樣的產權爭端并未出現在海龍大廈,產權歸屬四季青鎮政府的海龍大廈已經明確轉型方向,“必須符合政府劃定的新定位”。

根據中關村地區的最新規劃,低端產業將被徹底清除,以海龍、e世界、鼎好等賣場為代表的電子大賣場業態,全部轉型服務創新創業。

 

“中關村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創業氛圍,這里已經產生了品牌效應,海龍大廈的加入可能會帶來新的平臺,與我們這樣的傳統平臺形成良性競 爭。”已經入駐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中國投資人中心”魏瑞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大街已經成為了一個創業核心,每個平臺也找到了自己的 方向。如果海龍大廈能找準自己的定位,這種轉型肯定是良性的。”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海龍大廈的轉型,一家上市地產公司高管對 記者表示:“這種統一規劃的形式看起來很好,但是很有可能帶來其他的連鎖反應。北京外遷的產業已經越來越多,大紅門、動物園、潘家園……現在輪到中關村, 這種方式會讓北京產生大量商用產權的商鋪,也就是說50年產權的商業用房很可能在未來顯示出嚴重過剩的狀態,雖然現在是 全民創業 ,但是供應量可能還是過剩的,這可能會改變商用房產市場的現有格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