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的咖啡廳,三三兩兩的青年互相聊著彼此的創業項目,分享創業過程中的苦辣酸甜。咖啡廳里沒有觥籌交錯,唯有涌動著的創業熱情。
“橫琴創咖”外觀。
這里是“橫琴創咖”,是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的一角。這個由珠海市委、市政府和橫琴新區管委會落實習總書記澳門回歸十五周年大會重要講話,在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橫琴新區片區打造的、服務澳門和內地青年交流合作、干事創業、實現夢想的孵化平臺,自2015年6月開谷以來,已經發展成為面向內地、香港、澳門、臺灣、海外和歸國留學青年的全方位開放式創業基地,被科技部評為“國家級眾創空間”,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中國青年留學人員創業基地”。
創業谷位于珠海橫琴口岸對面,占地面積12.8萬平方米,集研發辦公、商務服務、人才公寓于一體。據介紹,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創業谷已吸引134家團隊入駐,其中港澳臺團隊占近八成。橫琴金投創業谷孵化器管理公司總經理徐牧透露,目前已有13家企業獲天使投資、A輪投資,融資突破1億元,“10%的團隊獲得融資,這個比例還是很高的”。
目前已經有134家團隊入駐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
立體孵化 打造“互聯網+”創業新高地
據悉,青年創業谷旨在打造初創企業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和創業平臺,建立“創業載體+創業輔導+創投資金”的立體孵化模式,同時整合政府、高校、企業、社會團體等各種社會資源和服務,為企業打造一條“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可持續發展的成長路線圖,助推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記者了解到,在孵企業主要分布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農業以及環境保護等行業。圍繞橫琴新區旅游休閑、商務服務、金融服務、文化創意、高新技術等七大產業領域,重點吸引和培養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創業項目,力爭把創業谷打造成珠三角最具“互聯網+”思維的創業新高地和高端產業的培育基地。“傳統的項目我們是不允許進入創業谷的”,徐總的話進一步佐證了其規劃方向。
20億元專項投資 推進粵港澳深度融合
盡管開谷時間不長,但是一系列政策保障還是讓創業青年吃了定心丸:符合入駐條件的港澳青年創業項目可免辦公場地租金1年;滿足條件的企業和團隊可以申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享受橫琴企業稅收及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享受企業風險補償金、投資、融資租賃一條龍金融政策支持……無論是稅收、人才、還是金融支持,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都顯示出足夠的誠意。
青年創業谷將打造成珠三角最具“互聯網+”思維的創業新高地和高端產業的培育基地。
同時,為支持入駐創業谷的創業項目,橫琴新區還投入20億元規模的專項資金,采取分批分期投入的方式對支持入駐創業谷的創業項目進行扶持。一方面,用于孵化載體的建設和創業谷孵化環境的營造,另一方面,用于設立創業投資基金,為推進粵港澳深度融合作出了新貢獻。
“拎包入住” 保姆式服務助推企業發展
如果說資金與政策是硬件保障的話,那“拎包入住”的保姆式服務更是全方位而貼心。據介紹, 創業谷匯聚了5家專業孵化機構和12家公共服務平臺,搭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構建了從天使投資到PE的全鏈條投融資服務網。主要包括五大平臺,即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投融資服務平臺、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創業輔導服務平臺、項目推介服務平臺;并提供包括設施共享、科技中介、投融資服務、人才引進等在內的多項服務。
雖然創業氛圍與中關村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徐總仍然充滿信心:“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一是 毗鄰港澳,對接國際,港澳互動交流更頻繁,國際營商環境很便利”。他同時強調,接下來創業谷會從孵化環境,尤其是軟性孵化環境方面進行持續建設,“缺什么 資源補什么資源”,更重要的是,金融與產業的對接優勢效果會更加顯著,是橫琴很大的一個優勢,“在橫琴島上注冊的金融機構大概有將近4000家,注冊資金 規模4000萬,管理的資金規模突破2萬個億,如果把金融資源與產業資源對接起來的話,會有更多項目產業,圍繞資金導向過來”,徐牧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