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6年9月2日(星期五)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隋振江介紹加強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隋振江:中 關村國家創新自主示范區是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的國家首個自主創新示范區。通過中關村的先行先試,特別是各位記者多年都關注和報道過的“1+6”、新四條這 些政策,已經在全國其他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廣實施。依托中關村這個示范區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是我們一個必然的選擇,這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 載體,互為支撐,應該說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中包含著中關村示范區建設。中關村示范區建設如何能夠承擔起這樣一個載體和平臺的作用?這個《方案》比自主創新示 范區的標準更高,應該說目標更高、要求更高,就要求我們在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過程當中要打造中關村的升級版,中關村升級版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 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創新生態建設,中關村發展了這么多年,給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這里能夠孵育、孵化、轉化科技成果,形成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和 創新創業企業,而且這些企業還在不斷的誕生,今年在中關村示范區注冊的科技類企業數量還在兩位數增長。
服務環境的建設主要 靠進一步深化改革,前不久印發實施的《京津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中,除了京津冀有一個總體方案外,北京還有一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在這個 方案中提出了47項改革措施,一共分解了80項改革任務。這些政策的落實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別像科技金融改革,這幾年出臺了一些政策,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 過程中,還在不斷的完善,部委也在出臺相關政策,像剛才說的投貸聯動,像以科技企業為服務對象的民營銀行的建立。中關村在促進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的進程中 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現在北京聚集的創業投資機構數量和創業投資資金規模是全國最高的,在創新環境、創新政策改革上要進一步升級。
第二,在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團隊、企業的孵化上打造升級版。是什么版本呢?就是由1.0版、2.0版升級到3.0版。1.0版就是過去建園區給房子給地,然后給一些基礎的公 共服務。2.0版就是建孵化器,給房子、給地,代辦一些跟企業設立相關的手續。3.0版就是構建專業化的、深度整合的創新服務和孵化平臺,包括一批聚焦專 業領域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優選一批科技轉化的成果和團隊、人才,并配套相應的資金,同時吸引社會資本的跟進。至于一些商事改革服務的跟進那是自然的,然 后再進行跟蹤團隊的成果的孵育,再幫助扶上馬送一程,成功的就進入市場,不成功的再淘汰、再進入,這種精準孵化、專業孵化將成為中關村“升級版”的平臺。
剛才記者提到的中關 村的雙創工作,實際上經過以中關村創業大街為標志,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由播火種到牽動全國各地形成雙創熱潮,現在進一步向深度發展。我們前期對創業大街和 中關村的雙創工作進行過評估,發現創新的成果、創新的項目越來越成熟,以中關村最近開了一條智造大街為例,現在這個大街很多成果就是中關村創業大街經過近 兩年孵化出來的成果,現在在這條街上進行加速,這條街上又提供了一大批的硬科技支持,包括集成電路的組裝、電路板的組裝、物理試驗、性能實驗、公共檢測驗 證平臺。基本上經過A輪、B輪的投資以后進一步向規模化來推進,有的成熟企業在這里獲得進一步的技術支持,就是越來越專業,科技的含量越來越高。實際上, 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從啟動、深化、成熟,應該說中關村的雙創工作正在走向專業化、技術集成化、服務配套能力提升,不斷學習成熟。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高和范 圍拓展,現在雙創基地已經從海淀核心區正在向北京市其他區和京津冀拓展延伸。中關村在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的引領下,還有取得更大發展的 空間,將承擔更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