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從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到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主戰場”、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生力軍”,中關村不斷肩負重任。
2015 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實現總收入4.07萬億元,以占北京市2.97%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對全市經濟增長36.8%的貢獻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收入占比 71.6%,年收入過億元的企業近2600家;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始進入世界領先水平;科技成 果輻射帶動全國,中關村的創新能力,正成為新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勇挑重擔,無數個“第一”,撐起創新發展旗幟
作為我國科教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不斷釋放科技生產力,是中關村的重要使命。打破舊體制束縛,中關村改革創新不斷深化,創造了無數“第一”。
全 國第一個高科技園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第一個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率先探索實施“一區多園”統籌體系,部市會商工作機 制,形成全國第一個跨層級、跨部門、跨行政區域的體制機制,率先開展“1+6”、新四條、“京校十條”、“京科九條”等系列先行先試政策……
“中 關村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面向未來,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 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到中關村進行集體學習時作出重要指示。
制 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互為牽引。近年來,在國務院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具體指導下,中關村先后實施了70余項改革舉措,涉及創業支持、人 才引進、企業融資、商事登記、海關、檢驗檢疫等多個方面,完善部市會商、院市合作、軍地融合等工作機制,形成了多樣化的協同創新組織模式,實現了由單一領 域、碎片化改革向系統性全面創新的初步轉變,不斷形成可復制的經驗。
目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10項中關村試點政策已經推廣到全國。中關村創業孵化模式、“一區多園”的統籌模式也復制到多地。“新三板”成為全國統一監管下的場外交易市場,為全國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平臺支持。
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中關村形成了源頭創新、科技研發、成果轉移轉化、成果使用和再創新的鏈條和體系。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加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現,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
改 革激發創新活力。據了解,目前中關村正在加快國際前沿技術領域的前瞻布局,支持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信息安全與軟件定義的下一代網絡、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與高 端計算、無線通信與光通信、智能機器人與工業控制、3D打印和微納制造、石墨烯納米材料、免疫靶向與基因治療、腦科學、儲能等十大前沿技術領域產業化創 新。
獨特的生態系統,成就創新創業圣地
流動、碰撞、聚合、再生,中關村獨特的生態系統,讓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在這里活力奔涌、盡情綻放,成為創新創業的圣地,成為萬千創業創新者的“夢工場”。
中 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介紹,這個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包括行業領軍企業、高校院所、領軍人才、天使投資和創業金融、創新型孵化器及創客組織、創業文化六大核心 要素以及市場、法治和政策三大環境。他說:“中關村獨特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和北京市的支持下,一代代中關村人持續努力的結果。”
全 國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資源,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敢于創新,不懼失敗”、“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基因和氛圍……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帶動了天使投 資、創新型孵化器、新的高端人才向中關村聚集,帶來了知識溢出,形成了跨界融合,新創意、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推陳出新。
“在中關村,競爭大,節奏快,但是環境好,心里舒坦,創業也安心”。
2016年1月,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北京市經信委、工商局、質監局等部門人員一同深入企業,進行“多對一”服務。對企業遇到的問題進行打包解決,對于共性問題探索形成新的政策突破,在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和完善。這在中關村已經成為常態。“政府對我們很重視,我們相信政府”。
吸引創新創業者選擇中關村落地生根的,是政府為企業提供多種路徑的優質服務,尊重和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持續完善的創新創業環境。這正是中關村獨特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背后的“密碼”。
2015 年,中關村知識產權訴前調解中心在核心區掛牌,政府和市場共同為科技企業和科技創業者保駕護航;同年10月,全國第一個全要素創新創業融合云服務平臺—— “中關村創新創業網上會客廳”正式上線,在這個融合了政策、技術、人才、金融、知識產權等208個服務機構的1264項服務的平臺上,各種創新創業要素盡 情馳騁;與之同時,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支持中關村創新發展的19條新措施,在中關村探索實行工商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開放企業名稱數據庫等舉措,簡化工商 注冊流程;隨后還實施了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在中關村實施的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進出口“一站式”通關服務,以及食藥監管部門支持中關村食藥監管和產業發展 的12條新政。
良好的政策環境、完善的法治環境、公平的市場環境,讓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的活力得到充分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