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中關村70家產業技術聯盟抱團謀創新

日期:2012-10-23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
[字體: ]

從中國第一個產業聯盟“TD產業聯盟”的成立,到目前70多家產業技術聯盟在中關村集聚,中關村用10年時間探索出一條中國產業聯盟的發展之路。記者日前在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座談會上獲悉,目前在中關村較為活躍的產業技術聯盟有70家,成員單位近4000家。

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已經成為企業共同投入解決技術、市場、資本、知識產權、品牌等共性問題和獲取外部資源的有效工具,在整合資源、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增強產業集群的聯動效應、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政策破冰

產業技術聯盟可注冊獨立法人

產業技術聯盟從無到有再到蓬勃發展,凝聚著中關村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2006年,中關村在全國最早出臺了支持產業技術聯盟發展的專項政策《促進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發展的實施辦法》。2009年,在中關村管委會的推動下,10個產業技術聯盟自發形成了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聯席會,產業技術聯盟第一次有了自律組織。今年,中關村針對產業技術聯盟出臺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產業技術聯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據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聯席會秘書長杜朋回憶,“聯席會成立不久就遇到了一個最大的難題,因為產業技術聯盟這種組織形式,在國內以前是沒有的,產業技術聯盟無法注冊成為獨立法人。這阻礙了產業技術聯盟的發展,幸好中關村先行先試讓我們在很多政策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去年,中關村管委會和北京市民政局社團辦,共同協商后決定給產業技術聯盟進行備案并且可以注冊成為獨立法人”。

今年3月,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聯盟正式注冊成為獨立法人,秘書長歐陽書平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是否是獨立法人對聯盟的發展影響非常大。以前就相當于是一個非法組織,去國外洽談項目都得以企業的名義,想見一下那個國家政府相關部門領導是非常難的,談一個項目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做很多努力。現在聯盟成為獨立法人后,去國外洽談項目在很多國家都直接是總統接見,讓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成本,而且也更有效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關村較為活躍的產業技術聯盟約70家,成員單位近4000家。從行業類型和分布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35家、生物領域9家、節能環保領域7家、新能源領域7家、新材料領域6家、新能源汽車領域1家、高端裝備制造領域5家。聯盟類型也逐步趨向多元化,有技術研發聯盟、產業鏈聯盟、市場聯盟、技術標準聯盟、服務聯盟等。

協同創新

放大中關村競爭力和輻射效應

產業技術聯盟是介于企業和市場之間的中間組織,是整合創新資源的新型產業組織形式。中關村管委會產業處副處長徐劍告訴記者,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具有發展快、數量和規模大、覆蓋產業領域廣、成員實力強、類型多樣等特點。相比較國內其他聯盟,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的構成主要以企業為主體,其中聚集了行業領軍企業且企業會員超過70%的聯盟約50家;聯盟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輻射力,能夠廣泛吸納國內外創新資源,其中京外(含境外)成員超過50%的聯盟有35家。

在技術服務方面,中關村有10家產業技術聯盟建立了共性技術研發和測試等服務平臺。其中,半導體照明產業聯盟、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聯盟等6家聯盟牽頭組建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他們在整合產業創新資源、推動中國創制的技術標準產業化、形成產業集群、提升中關村競爭力和輻射作用、探索科技管理機制創新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承建了科技部惟一批準的依托聯盟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TD產業聯盟搭建了完整的TD-SCDMA移動通信標準產業鏈,成員企業擁有的專利占到行業標準的75%;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聯盟組織成員開拓DTMB標準海外市場,已在老撾等境外8個國家實現應用推廣。

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組織開展重大科技成果應用的示范效果尤為顯著。2011—2012年,由產業聯盟牽頭組織開展的應用示范項目超過270項。其中,在城市管理方面,由智能交通產業聯盟組織,掌城公司等企業在京共同實施的“綠翼”智能交通系統項目,在緩解區域交通壓力、節能減排方面的效果得到驗證,預期將降低17.1%的尾氣排放和18%的油耗。在民生方面,由物聯網產業聯盟組織,時代凌宇公司等企業共同實施了東城區電梯物聯網綜合管理項目,有效地解決了智能監控和安全隱患問題,提高了電梯的使用效率。

記者注意到,目前,中關村已經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單位參與,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目標,以契約關系為保障,具有明確的資源整合、合作運營、利益分享的運行機制。

徐劍認為,產業聯盟帶動了中關村乃至全國產業的創新發展,成為中關村創新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并為全國其他地區產業聯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加快布局

在重點領域組建新的產業聯盟

記者了解到,為實施“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工程”,聚焦中關村優勢產業和重點領域。中關村近期將重點推動成立未來制造業產業聯盟、應急管理產業聯盟、中關村物流產業聯盟。

圍繞民生、公共安全、城市運行管理、新農村建設等重大科技需求,中關村將繼續支持產業技術聯盟組織成員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單位、開展協同創新,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積極與行業應用部門、典型應用區域和市場的對接、推介等活動。 

為此,中關村還將與相關部門會商,在重大科技政策決策、科技項目方面,發揮產業聯盟的代表性、專業和平臺作用,建立聯盟建議渠道、推薦項目、參與評審和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其中重點包括,在科技規劃和重大專項的編制論證過程中,建立與產業聯盟的會商制度;允許以聯盟形式申報和承擔國家科技項目,特別是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科技平臺類項目;在相關科技計劃資金中,設立支持產業聯盟等新型產業組織發展的專項資金,用于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市場開拓、技術轉移等工作。商報記者 韓琮林

目前中關村較為活躍的產業技術聯盟約70家,成員單位近4000家,從行業類型和分布來看: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35家

生物領域9家

節能環保領域7家

新能源領域7家

新材料領域6家

新能源汽車領域1家

高端裝備制造領域5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