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時隔六年,素有“一戲一格”之譽的林兆華導演,與編劇孟冰再次攜手合作,繼《紅白喜事》、《白鹿原》之后今年再次推出年代大戲《北京有個中關村》(又名《海淀之北》)。林兆華導演,作品常有“一戲一格”之稱,敢于創新及自我超越。
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敗?
當一個個時代與一次次機遇向我們迎面走來時,是什么,讓我們始終握緊不放,并依此做出抉擇?
時隔六年,素有“一戲一格”之譽的林兆華導演,與編劇孟冰再次攜手合作,繼《紅白喜事》、《白鹿原》之后今年再次推出年代大戲《北京有個中關村》(又名《海淀之北》)。林兆華導演,作品常有“一戲一格”之稱,敢于創新及自我超越。之前與孟冰改編合作《白鹿原》,就在編劇重新解構經典名著的基礎之上,林兆華結合老腔接“地氣”的表演方式,創作出一部獨具意義的農村史詩戲。時隔6年,再度攜手共同創作《北京有個中關村》,期待再創新經典。4個家庭群像,2代“中關村人”的悲喜,一場20年來所有在中關村、在北京的逐夢人,他們的集體記憶。
20世紀90年代,剛剛畢業的王立冬,放棄了優厚的出國深造機會甚至面臨與女友分手,立志要在踏足的中關村里做出真正“中國制造”的軟件。然而現實總是殘酷而凜冽,女友離開,夢想郁郁不得志,唯有合租的室友在一旁鼓勵。機緣巧合,剛經歷了一場牢獄之災的中國第一代軟件工程師陳家興闖入王立冬的生活,在他的幫助之下,王立冬編寫出了令人驚嘆的漢化程序,轟動當時計算機界。卻不巧這個“恩師”正是深愛的女友長年“誤解”的父親,而此時一直在一旁支持的室友也勸王立冬見好就收,離開中關村……一邊是夢想的堅持,一邊是現實的抉擇,多年之后,只有一棟在當年危樓上重建的房間,飄晃的白布簾,記錄著20年前這場日夜奮斗的點點滴滴,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萬千。
《北京有個中關村》取材源自中關村人的現實原型,編劇親赴中關村各大店面及企業,尋找故事,傾聽真正中關村人的奮斗歷程,用真實生活打磨情節,體驗生活長達3個月,3易其稿,終成此劇。整個故事也正是架構在這群龐大、多元又被歸為同一族群的人物之上,亦喜亦悲地講述中關村故事,展現的不過是生活的本身,直指人心,化作一個夢想的符號,一段拾夢之旅的代名詞。
此次《北京有個中關村》劇目,林兆華導演在戲中仍大量啟用其工作室年輕演員,王丁一擔任執行導演。這批隨著林兆華導演排演過《回家》、《說客》、《伊凡諾夫》等大戲的年輕演員,漸漸獨挑大梁,獨具風格。一改近幾年“空舞臺”的概念,林兆華導演此次在舞美設計風格上也秉承“現實主義”,力求最客觀真實的還原中關村這幾十年來的眾生相,將“戲劇就是游戲“的表演理念,加入到現實主義題材中。
10月19、20日該劇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2013年1月將登陸天津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