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媛
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下稱“管委會”)推出創新之舉:以公共財政資金聯手企業共同出資發起設立創投基金。
在昨日舉行的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投資政策信息發布會暨合作意向簽約儀式上,管委會主任戴衛宣布:2007年年初,經過公開征集和專家評審等程序,管委會分別與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聯華控股有限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發起設立四家創業投資企業,規模分別為2億元、1億元、1.5億元和1億元。管委會共出資1.65億元,引進外部資金3.85億元,總規模為5.5億元,政府引導資金放大倍數約為3倍。
這些創投主要投資園區內電子信息、集成電路、通訊和網絡等重點產業領域的初創期企業,在選擇創業投資項目方面,將會進一步采用種子資金、跟進投資、以參股方式設立創業投資企業三種方式。
中關村科技園區平均每天誕生10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8000家。截止到2006年年底,園區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650家,近三年每年新增100家。園區內收入1000萬至5億元的高科技高成長企業超過2000家。截止到2007年3月20日,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87家,融資額約為545億元人民幣。
但園區有投資價值的創新企業資源還遠未被創業投資機構所挖掘。戴衛表示:“高科技企業在創始階段的投資風險非常大,而目前國內天使投資不活躍,一般投資者或風險資金都不愿意在高科技企業的創立階段進行投資。如果政府此時不主動出面承擔風險,在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發揮橋梁作用,就會出現資金找不到項目,而好的項目又找不到資金的情況,技術與資本無法實現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