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健)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和中關村創業投資發展中心近日宣布,將采取多種方式,探索政府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新模式。作為試行,中關村管委會3月20日發布,政府財政出資1.65億元人民幣,引進外部資金3.85億元人民幣,聯合多家創業投資公司,共同設立資金總規模為5.5億元人民幣的創業投資企業。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投資園區處于電子信息、集成電路、通訊和網絡等重點產業領域的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
投融資難問題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表示,破解這個難題,政府資金必須發揮引導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初創期高新技術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性使用財政資金”。
這位負責人說,這種模式,將以政府信用加強創業投資管理機構的信用,培育創業投資管理機構的品牌,引導社會資本流向創業投資領域,促進國內創業投資業的發展。據了解,這筆資金的管理將委托專業投資管理機構,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機制,政府將不介入。這樣既能實現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標,又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
除了政府財政資金引導外,2007年元旦開始正式實施的《關于鼓勵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投資發展的試行辦法》里,還包括了“對投資園區企業的創業投資機構給予風險補貼、獲得創業投資的園區企業可以優先獲得政府資金支持”等內容,鼓勵和吸引境內外的創業投資機構入駐并投資高新技術企業。
調查顯示,目前中關村創業投資發展前景良好。2006年北京共有114家企業獲得創業投資,投資金額為7.46億美元,高居全國第一位。北京的投資金額占全國創業投資總額的一半,中關村已經成為國內創業投資最活躍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