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戴衛上周六在該區“2007年企業改制上市工作會”上透露,中關村科技園區將會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園區企業改制上市和并購重組,今年和“十一五”期間,每年將推動10到15家企業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
戴衛表示,這些政策包括積極推動進入股份報價轉讓試點的企業在條件成熟時轉入主板,對進行改制上市的企業資金支持、成立專門的企業改制上市服務中心等等。
他向與會人士透露,自去年初中關村啟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報價轉讓試點以來,基本確定進行轉讓試點的園區企業已達29家:包括已掛牌的13家,正在備案和進行盡職調查的16家。掛牌的企業中,已有4家達到國內上市條件,其中3家企業已啟動IPO申請工作。
他援引一項數據說明上市所帶來的巨大效益,以及目前園區上市企業的比例還遠遠不夠。截至目前,園區上市公司總數達87家,總融資額約544億元人民幣。盡管這些企業僅占園區18000家高新技術企業的0.48%,但總收入和凈利潤約占園區總量的1/3。
來自深交所的分析顯示,目前符合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后備資源條件的中關村企業有358家,其中已符合深圳中小板上市條件的企業就已超過200家。
他透露,中關村管委會近期制定了《2007年中關村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改制上市培育工程工作方案》,并已啟動了企業改制上市培育計劃,力爭在今年及“十一五”期間,每年培訓企業1000家次,促進100家園區企業改制和10到15家企業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
為此,戴衛稱,園區將協同有關部門成立“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改制上市工作協調小組”,并成立專門的“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改制上市服務中心”,為企業改制上市提供服務。與此同時,通過對企業改制、進行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和境內外上市的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和200萬元的資金支持,來進一步激發企業改制上市積極性。
他還表示,園區還將支持有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并購園區內和園區外的相關企業做強做大。通過委托專業機構定期推出《中關村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向境內外基金公司、投資公司的投資經理進行推介,使“中關村”板塊成為我國高科技板塊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