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各企業:
您在發展的途中還迷茫嗎?還抱怨嗎?
2013年4月23日中關村創新研修學院舉辦《升職的資本》,特邀《執行力落地》的作者耿啟亮老師為大家講解,帶您一起感受職業發展的大勢圖,最佳程度上實現企業與自身發展的契合,因場地有限,望各園區企業抓緊時間報名。
【培訓時間】2013年4月23日(9:00-17:30 )
【培訓地點】中關村南大街3號海淀科技大廈5層 中國農業科學院斜對面海淀資本中心。
【培訓費用】園區企業600元/人,其他1200元/人(含資料費,午餐自理)
【報名方式】
1、郵箱報名:請下載報名回執表,認真填寫完畢后發送郵件至yangcf@zhongguancun.com.cn,發送成功者會收到自動回復郵件。;
2、電話報名:68943188-8025、8080(張老師、楊老師)
【培訓講師】耿啟亮
落地式咨詢的倡導者與實踐推行者;北京落地堂管理顧問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人;海淀自主創新企業大講堂特聘講師。對中國文化和國學智慧有獨特的理解,并將其應用到管理實戰之中。一直致力于落地式咨詢的推廣和研究。著有《執行力落地》《管理思想如何“落地”》《執行力引擎——制度落地》等圖書及《讓制度“落地”》《向溝通要業績》等培訓光盤。現任多家知名企業管理落地執行顧問。每年舉辦近百場關于執行力落地的專題講座,并任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加管理學院等校總裁研修班講師。服務過的企業包括寧夏聯通、廣東鐵通、步長集團、西部超導、龍威糧油、山東京博、四川徽記、華錫集團、冀中能源、白家食品等。
【課程大綱】:
引言:
人生大機遇——從sales到CEO就五步
案例剖析:戰神韓信的經典傳說
職業的結局——亢龍有悔or群龍無首
案例剖析:強如韓信又如何
升職的資本——見識、實力、戰略眼光
第一講:升職的資本1——見識
第一節 升職第一步:潛——認清勢,好職位在哪
1.案例剖析:韓信的胯下之辱、矢志投軍
2.一開始就要有較高的定位
3. 判斷自己是否頹廢的標準
4.生存與志向的矛盾與選擇
5.選擇大公司or小公司?
6.重視“執戟兵”的機會
7.發展與薪水誰更重要?
8.重要的是選平臺
9.潛的基礎——理性思維
10.從被動地忍到主動地潛
第二節 升職第二步:見——順應勢,求得好職位
1.案例剖析:蕭何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2.雪中送炭,而不是做賣炭翁
3.不要埋怨“蕭何”不幫忙
4.用戰略打動老板,實現“空手套白狼”
5.新官上任三把火,必須選準了再放
6.獲得老板信任與支持的要領
第三節 走出迷茫的關鍵——見識
1.案例剖析:諸葛亮與三顧茅廬
2.“見”成功的三部曲
3. 銷售、市場、行政、人事、財務、網管、實施、開發、產品人員的前途與障礙
4. 積累見識的幾種好途徑
第二講:升職的資本2——實力
第一節 升職第三步:惕——積累勢,穩住好工作
1.案例剖析:劉邦的獨攬大權、韓信的背水一戰
2. 在委屈中尋找機會
3.讀懂老板,根治抱怨
4.最佳的解氣手段
5.精彩的感性博弈
6.神奇的引勢威力
7.做一匹少吃草也能快跑的馬
8.居上位者思考,可以更好地把握勢
9.如果遇到新上司要積極配合他
10.與老板發生分歧,根源往往是彼此的關注點不同
第二節 升職第四步:躍——把握勢,跳上好位置
1.案例剖析:齊王韓信
2.風險究竟有多大?
3.自信讓我們抓住機會
4.勢夠了,好位置自然就來了
5.想升職,別自己張口要
6. 機會or風險,關鍵看實力
第三節 穩中求進的基礎——實力
1.案例剖析: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2.實力的具體含義
3. 銷售、市場、行政、人事、財務、網管、實施、開發、產品人員的實力要素
4. 增強實力的幾種好途徑
第三講:升職的資本3——戰略眼光
第一節 升職第五步:飛——獲得勢,大展雄圖時
1.案例剖析: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2.把持自我是創造大功績的前提
3.把握人性 略不世出
4.現實中人們受到感性的影響很大
5.功績往往得益于群體感性博弈的成功
6.感性博弈核心在于:用信息引導意識
第二節 職業結局一:亢龍有悔——兇
1.案例剖析:兔死狗烹、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危險征兆之一:抱住以往的功績不放
3.韓信之死真的是因為“為人不好”?“婦人之仁”?
4.危險征兆之二:以往的成功讓我們過于自信
5.危險的根源在于:迷失定位
第三節 職業結局二:群龍無首——吉
1.案例剖析:張良從刺客到帝師,最后成功全身而退
2.大勢變化了,定位必須隨之而變
3.案例剖析:劉邦打天下靠布局,坐天下也布局
4.布局是積累勢的最佳途徑
5.職場秘訣:順勢定位,引勢布局
第四節 職業長青的條件——戰略眼光
1.案例剖析:歷史上六大CEO——管仲、商鞅、諸葛亮、王猛、王安石、張居正
2.職業發展與薪資走勢圖
3. 銷售、市場、行政、人事、財務、網管、實施、開發、產品等人員所需的戰略眼光
4. 培養戰略眼光的幾種好途徑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
中關村創新研修學院
201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