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及企業品牌保護等在立法、執法以及行政監管等方面有哪些工作亟待加強?企業在品牌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近日,中關村品牌戰略維護及司法保護研討會舉行,企業和政府之間就如何保護中關村自主創新企業品牌進行了交流。
研討會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高級經濟師、中華商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葆霖,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中華商標協會副秘書長汪澤等專家從我國品牌保護的立法、執法、司法等方面,分析了我國品牌保護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就企業商標的申請注冊、商標侵權、商標的行政管理、馳名商標制度等具體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同時也對我國知識產權立法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知識產權主管王海兵介紹,小米手機上市之后,很快被消費者認可并接受,銷售量與日俱增,手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但由于公司的成立時間較短,同時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不夠完善,出現了“山寨小米”的銷售量遠遠大于“正品小米”的局面,而且在手機配件中也出現大量的商標侵權情況。
針對小米手機遇到的問題,現場專家建議小米公司要通過商標申請注冊、異議、行政查處等多個途徑積極主動維權,F場專家認為,企業必須提前作好品牌危機防范預案,同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通過自我創新,使產品不斷更新,而且要時時關注國家出臺的最新政策和法規,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以確保品牌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
據介紹,此次研討會是中關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與海淀區律師協會主辦。主辦方表示,為了一步提高中關村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促進企業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和經營,提升企業競爭的軟實力和綜合實力,此次會議以“中關村自主創新企業品牌戰略維護及司法保護”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