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這些創新閃耀全球的中國軟件企業。
聯想集團繼收購IBM PC后,又于2014年1月23日發布信息將以23億美元收購IBM的System x等服務器資產,將每年新增50億美元營收,中國創造的全球服務器市場份額躍升至第三位。
百度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從在美國硅谷設立研發中心到深入布局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從招攬全球頂尖科學家到啟動百度巴西葡語版搜索引擎,成功展現“技術創新”的中國形象。
從做游戲互動業務發展壯大的騰訊公司,率先將通信、社交和平臺化三大元素鏈接起來,創造了微信這一全球領先品牌,其月活躍用戶數已達4.38億,穩坐移動端第一活躍平臺,創立了全球嶄新的商業模式。
中國高性能計算產業的代表中科曙光公司,從1995年“曙光1000”超級計算機的誕生,再到2010年“曙光星云”超級計算機位列全球第二,曙光公司使高性能計算機性能提高了120萬倍,成功打破國外壟斷,推動中國躋身國際三大高性能計算大國之列。
信威集團公司以“自主創新,產業報國”為己任,繼創制SCDMA、TD-SCDMA之后,其自主研發、并完全擁有知識產權的McWill@技術標準被正式確認為國際電信聯盟公共安全和救災通信(PPDR)國際標準,成功進入全球民間組織PPDR通信設備采購項目。
作 為中國建設工程領域信息化服務產業的領軍者和開拓者,廣聯達公司從2009年以美國子公司為核心輻射歐美國家,以新加坡子公司與香港子公司的區域優勢帶動 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市場的發展,并于2014年成功收購全球領先的MEP設計施工公司Progman的全部股權,正式進軍歐洲市場,其BIM核 心產品國際化龍頭地位進一步確立。
啟明星辰公司作為中國UTM(統一信息威脅管理)市場的領導者,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和持續創新,通過保護奧運會、世博會等大型全球性活動的網絡安全,第一次通過嚴格的日本VCCI認證,將中國智造的UTM產品第一次打入國際市場,并與世界頂尖品牌直接競爭。
以 上這些全球領軍企業,均來自于中關村軟件園這片2.6平方公里的產業高地上,它們紛紛實踐著技術報國、產業報國的拳拳之心,是中國軟件企業騰飛夢想的典型 代表,它們落地園區后不斷發展壯大,技術創新與企業規模迅速提升,這些年來中國軟件產業就是在這些軟件企業架起的脊梁基礎上,筑就了中國軟件的全球話語 權。
十五年砥礪前行。根據國務院《關于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精神,經北京市政府批準,中關村軟件園于2000年正式 立項規劃。中關村軟件園的成立,承載著國家科技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歷經15年建設發展,中關村軟件園已成為北京建設世界級軟件名城核心 區、成為我國創新驅動戰略體系成果的展示窗口、國際合作與技術轉移的關鍵節點、科技惠及民生的重要源頭。目前,中關村軟件園正向著創新聚集、區域輻射的方 向加速邁進,目標是率先在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領域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變奏曲之企業聚集
十 五年來,一批總部企業聚集園區,園區已成為高端企業總部基地。截止2014年底,園區聚集了聯想(全球)總部、百度、騰訊、新浪、亞信等近300家國內外 知名IT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總部經濟達80%以上,在園從業工程師達3.89萬人,總產值達1409億元,擁有十百千工程企業26家、國家規劃布局 重點軟件企業21家、跨國公司研發總部7家、上市企業(含分支機構)31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10家、收入過億企業39家。園區每平方公里產值541.9 億元,人均產值135.6萬元。
在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在綠樹掩映的辦公樓里,通過“人腦 電腦”的“二腦”組合便創造出了綠色GDP。中關村軟件園每萬元GDP消耗0.0087噸標準煤,僅為北京市平均值1.5%,具有高端、高效、微能耗、零污染的綠色低碳化特征。這些高端企業的集聚效應和綠色產出,成為了政府多級政策、平臺聚焦園區發展的堅實基礎。
變奏曲之政策聚焦
十 五年來,一系列政府授牌、平臺項目聚焦園區發展,每個授牌、平臺的背后都是政府一攬子政策、項目集中落地的區域。在產業聚集與創新示范方面,園區先后被國 家發改委、科技部、北京市等授予“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中關村云計算產業基地”等;文化 與科技融合方面,被科技部、北京市授予“國家級科技文化融合示范產業基地”、“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科技金融與信用示范方面,先后被中關村管委 會、海淀區政府授予“中關村信用示范基地”、“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國際合作方面,先后被商務部、科技部國際合作司授予“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國際科 技合作基地”;校企合作與人才服務方面,先后被教育部、國家外專局等授予“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人才國際培訓基地”、“國家開 放大學軟件學院中關村軟件園學習中心”;智慧與綠色生態規劃實施方面,被工信部授予“首批智慧園區試點單位”,被北京市規劃委授予“北京市綠色生態示范 區”。
近年來,中關村軟件園的多個創業企業獲得了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北京市企業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專項、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 創新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股權投資等政府項目資金支持。同時,在各級政府支持下,先后建設基礎通信平臺、數據災備中心、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服務貿易促進平臺、信息安全服務平臺、人才培訓與服務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20多個,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各類服務。
這些授牌、平臺、項目有力推動了產業、金融、人才、國際合作、文化科技等領域重要政策資源在園區的聚焦、落地和發展,推動了產業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
變奏曲之產業聚合
十五年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園區聚合發展,園區已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的中心和產業高地。園區集聚了在能源、交 通、通訊、金融、國防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的行業應用領軍企業,體現了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代表了戰略性新興技術創新的國家隊水平。園區始終站在行業 創新發展的最前沿,在IT服務外包、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等方面率先形成全國領先的特色產業集群,擁有高度的產業話語權和技術主導權,呈 現出典型的現代服務業高端形態。
作為卓越的高科技專業園區發展商,中關村軟件園公司緊密圍繞企業從成立、孵化、加速到成熟的不同發 展階段和需求特點,充分整合各類資源,持續搭建對接平臺,打造適宜企業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園區積極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資金鏈,構建了 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品牌化和創新性的產業生態服務體系。
五大特色產業集群的聚合效應,推動園區形成了自主創新、示范引領的濃厚產業氛圍,一大批創新企業投身于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上。
變奏曲之創新聚變十五年來,一批自主創新的成果在園區潮涌,新技術、新標準、新應用、新模式、新產品等層出不窮,產業積淀引發的創新聚變正在這 里上演。2014年,園區研發經費投入增至137億元,知識產權數量從2010年的2000多項增加至19095項,知識產權投入31億元,收入42億 元,研發投入占比達9.7%。中科曙光、信威集團、中科大洋、漢王科技等多家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 科技成果轉化305項。漢王科技的OCR技術、啟明星辰的信息安全管理技術、捷通華聲的指紋識別技術等一批新技術,廣聯達的土建算量軟件產品、中科大洋的 非線性編輯軟件產品、華力創通的北斗導航系列產品等一批新產品,信威集團的McWill@技術、華勝天成、啟明星辰等推出的一批技術標準,百度、中興通、 天仕博、跟誰學等互聯網思維構建起的全新商業模式不斷在鼠標點擊之間產生。
作為市場化的集成運營平臺和高科技產業的創新驅動器,中關村發展集團于2010年創立。中關村軟件園也于同年納入到了中關村發展集團運營管理體系中,實現了創新資源的聚焦,成為集團推進產業服務、科技金融創新發展的新平臺、新力量。
十 五年創業之路,十五年發展之帆。中關村軟件園“聚變”之道就是從企業聚集、政策聚焦、產業聚合到創新聚變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實踐和升級而來。展望未 來,中關村軟件園肩負著率先在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領域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光榮使命,將與園區企業攜手為創新時代筑就中國軟件全球話語 權、為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崛起的夢想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