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斯德哥爾摩條約加禁九種化學污染物

2009-06-09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條約五月上旬在日內瓦召開會議,在該國際條約的禁止名單中增補了九種新的化學污染物。

  新增名單包括:農業殺蟲劑林丹、兩種溴化二苯醚(PBDEs)、在商業上被稱作八溴二苯醚(octaPDE)和五溴二苯醚(pentaPDE)的阻燃劑、用于生產電子零配件、防火泡沫和去污劑的全氟辛烷磺酸鹽(PFOS)。其中五種污染品將不再允許生產并被完全禁止使用,另外四種生化毒素目前納入免除條款,今后將逐步淘汰。環保主義者警告說,對這幾種生化品的免除條款將會使與這些化學品相關的健康問題在未來幾代人中持續下去。

  該條約的簽署是希望根除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化學品,2001年該條約首次禁用了被稱作“一打污穢”(the dirty dozen)的12種化學制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與人類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的功能紊亂,還與各種各樣的癌癥和神經行為失調等都有關系,釋放出來的有機污染物可以通過風、水在全球范圍內傳輸,不管是污染地還是偏遠地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說:“將這幾種化學品增列進條約,說明今天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些物質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的巨大影響。這種轉變反應了國際社會對減少并最終在全球范圍內消除這些物質的關切。”

  林丹已經至少在53個國家被禁止使用,與癲癇的發病和低生育率有密切關系。林丹目前仍是滅虱的兩種藥物之一,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警告說“即使遵指導使用,許多病人還會患癲癇”。盡管歐盟和墨西哥呼吁完全禁止林丹,林丹生產國印度還是成功獲得了豁免,繼續生產林丹。美國雖然簽署了POPs條約,但還未得到最后批準,它也反對某些國家得到禁用林丹的豁免。根據修訂條約,今后五年內林丹仍然被許可用作滅虱和治療疥瘡。

  和此次一起新列入禁止清單里的其他八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不同,全氟辛烷磺酸鹽仍然在大范圍生產,中國、伊朗、美國還有巴西都聲稱現在還沒有可替代全氟辛烷磺酸鹽的經濟產品出現。據國際環境法中心介紹,因此全氟辛烷磺酸鹽還將繼續在諸如半導體、泡沫滅火劑、殺蟲劑以及紡織品等各種各樣的產品中使用。

  早在2000年人們就開始關注全氟辛烷磺酸鹽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研究者在新澤西州一半以上的飲用水監測樣品里都發現了全氟辛烷磺酸鹽以及全氟辛酸( PFOA ),而且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進行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新生嬰兒的臍帶血清當中也含有這類化學物質。在動物測試中也發現,高劑量的全氟辛烷磺酸鹽和全氟辛酸會導致癌癥、生理成長延遲、內分泌紊亂以及新生胚胎的高死亡率。由于美國環保局的持續施壓,3M公司已經將這種化學物質從其產品當中淘汰出去。

  阻燃劑八溴二苯醚和五溴二苯醚有助于放慢燃燒和火勢的蔓延,但是卻會對肝臟、甲狀腺還有神經產生毒害。在歐洲、亞洲、北美以及北極地區展開的監測計劃都在母乳、魚類以及水禽中發現了幾種二苯醚。

  盡管已經不再生產八溴二苯醚和五溴二苯醚了,但是老舊手機、電腦以及小轎車都還包含這類有毒物質,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條約同樣禁止循環使用或者再利用包含這類污染物的產品,不過各國代表也一致贊同阻燃劑含量在18%及其以下的產品在2030年之前仍舊可以循環使用。

  國際清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網絡認為,條約應該規定,如果產品含有回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話,這類產品應該貼上標簽予以注明,但會議方并沒有采納這個意見。勞埃德—史密斯說:“回收材料將會被用來制作成未加標記的家庭用品,包括可回收的廚房塑料用具、地毯等等,這樣的話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今后將會永遠放在那兒,這些回收的污染成品就會一直呆在家庭里。”

  這個條約簽署之后,很多群眾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紛紛敦促各國政府不要實行對林丹的免除條款,北美殺蟲劑行動網絡的科學家卡爾·塔佩(Karl Tupper)說:“免除題款本質上就是把這些污染品往孩子們的腦袋里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