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中簽不買車
首批棄號指標有望加入8月指標數量,棄號者名單有望公布;專家建議處罰
北京首批購車中簽指標有效期至昨日到期,有多少“棄號”暫未公布。據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此前介紹,預計首批指標“棄號”約有1000個。昨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表示,有關部門正研究將“棄號”加到8月指標數量中的程序和做法,中簽不購車者名單有望向社會公布。
昨日上午,北京市舉行第七期購車指標搖號,614441個有效個人申請編碼中產生了1.76萬個中簽者。此次未中簽的近60萬個有效個人申請編碼進入下一期。今起,中簽者可憑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到國稅、車管等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的規定,首批1月26日搖號中簽的指標有效期到7月26日。至昨日仍未辦理完成車輛購置稅繳納、二手車銷售發票開具、車輛注冊登記等所有手續的,視為自動放棄指標。
首批中簽指標中有多少“棄號”昨日暫未公布。但據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此前預計,首批中簽指標“棄號”約有1000個。
針對“中簽不購車”的行為,北京市小客車指標申請網站從5月26日至6月8日征求意見,征集對這一行為采取的相關措施,包括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搖號、二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搖號等。
昨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表示,對“中簽不購車”的管理措施將適時公布。首批中簽指標有效期期滿后將進行審核,“中簽不購車”者名單有望向社會公布。
據介紹,有關部門正研究將“棄號”加到8月指標數量中的程序和做法。
另據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介紹,小客車數量調控實施細則也將修訂完善。
焦點
1 準入門檻是否提高?
建議:以家庭為單位參加搖號
去年上半年,北京市機動車增加了34.5萬輛。昨日參加第七期購車搖號的個人超過61萬,這還不包括上半年產生的10.56萬個個人中簽者。
有專家質疑,現在參與搖號的人比過去正常情況下北京市機動車的增量還要多,根本就不合理。真正有購車剛性需求的只有一部分,但都淹沒在搖號大軍中,很難中簽。當務之急就是要“洗盤”。
媒體也曾報道,為擴大中簽率甚至出現全家占坑搖號的情況。有幸運的家庭,一家五口申請三人中簽,但只會用一個購車指標。引來那些有剛性需求的購車族“羨慕嫉妒恨”。
專家建議,應從準入門檻等方面完善搖號制度,以家庭為單位參加搖號,既能滿足家庭購車需求,也能防止全家占坑的情況。此外,還可以設定一些條件來確定優先購買順序,具備條件的先買,不具備條件的相對推遲。
2 中簽不買是否處罰?
建議:“棄號”者兩年之內不得再次申請搖號
首批中簽指標“棄號”約為1000個。一些購車族表示應加大對棄號者的處罰。
有專家明確表示,棄號的出現已經很明確地說明有些人搖號并不是為了買車。有些大學生參加搖號后中簽,但不買車。有的家庭全員上陣,只為增加中簽幾率。當然也有中簽者因工作地變動等原因棄號的情況。
對于“中簽不購車”是否處罰,多位專家表示應從嚴,“棄號”者兩年之內不得再次申請搖號。
專家同時提出,配合從嚴的“中簽不購車”處罰措施,還應縮短中簽指標的有效期。目前6個月的期限太長,可以縮短為一兩個月。這樣,有些對購車沒有緊迫需求的人可能就會撤出,“池子”里的人減少了,中簽率也會增加。
3 納稅證明是否調整?
建議:由工作單位提供連續工作的資信記錄
今年9月1日起,個稅起征點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部分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非京籍人員為此擔心,因停止納稅無法提供納稅證明,從而影響申請購車。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非京籍人員申請購車指標,應持有效暫住證且連續五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
由于納稅證明是申請指標的必備要素,若按照此規定將有部分非京籍人員受到影響,無法購車。
為此,有專家提出,是否可以由工作單位提供連續工作的資信記錄等方式來代替納稅證明。
稅務部門有關人士此前曾表示,有關部門有望在9月1日前進行多部門會商,在確保真實性和權威性的前提下,可能采取通過其他補充證明等方式來解決這部分人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