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發現火災遺跡未清理 使用單位稱盡快修繕
昨日(22日),北京市文物局發布消息,因拈花寺未落實整改的要求,文物局已申請法院行政強制執行。這是5年來本市第二次采用司法手段解決文物安全隱患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本市首次申請強執對象也是這座位于鼓樓附近的明代古剎。惟一不同的是,當年拈花寺的管理使用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印刷廠廠長董四湖是通過媒體報道才知道將被強制執行。昨日他明確表態:“絕對不會等到被強制執行,本周就有修繕文物的動作。”
探訪拈花寺:
小轎車堵住消防通道
昨日下午13時30分,拈花寺山門外,一塊木牌寫著“此處危險 請勿靠近”。傳達室緊挨著山門,一位身著藍色棉大衣的工作人員坐在屋子里,屋外行人隨意進出。
直行十多步,就正式進入了拈花寺—人大印刷廠廠區。紅磚廠房里,傳出機器低鳴聲,空氣里彌漫著一股化學試劑的刺鼻味道,經過的人都掩鼻快行。正殿所在的車間外,一摞剛印制出來的書稿有半米多高,摸上去微微發燙。
繞到正殿西側夾道處,一位工作人員正拿著工具修理水管兒。他告訴記者:“這里早就外包給十多個小的印刷廠了,都在正常營業呢,沒聽說要騰退。”
再往北走幾步,就是2009年12月曾經發生火災的西配樓,塑料圍擋已經被扯開,隨風擺動,火災遺跡絲毫沒有清理痕跡。邊上,一塊警示標語提醒:此處為消防通道,禁止停車。然而一輛黑色中華牌小轎車就堵在路中間,車前機器蓋冷冰冰的,顯然不是短時停放。
文物局:
僅靠口頭承諾保證不行
市文物局執法大隊隊長趙建明透露:“申請強執主要是因為沒見到文物整改的成效,僅靠口頭承諾保證是不行的。”拈花寺中路北部的文物建筑西配樓曾發生火災燒毀事故,2010年4月西路文物建筑倒座殿西側第三、四間房屋發生坍塌事故,其他文物建筑也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市文物局今年8月向其管理使用單位發出了《責令改正通知書》。
11月10日是整改期滿首日。當天上午,市文物局會同西城區文委前往現場檢查發現,這家印刷廠沒能在限期內按要求有效整改。本月16日,市文物局正式向西城法院提交有關資料,申請法院行政強制執行。
“打官司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希望文物得到妥善保護。”趙建明說,“我們也了解管理使用單位在整改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因此并未像2007年申請強制執行時要求的‘一步到位’。例如拆除全部2000平方米非古建筑,修繕整座寺廟等。這次文物部門采取了‘步步推進’的辦法,首先要求消隱,修繕倒塌建筑,但是管理使用方一點動作都沒有。僅僅靠口頭承諾是不夠的。”
據了解,2007年文物局曾就拈花寺整改求助行政強執,后因管理使用單位表示愿意以協商的方式解決,文物局從法院撤回強制執行申請。
管理使用人:
南倒座殿本周開修
“我們肯定不會等到強制執行。”昨天,董四湖的電話一接通,他就主動說,“倒座殿的施工經費已經到位了,施工隊這兩天就進場,合同都簽完了,就算是冬季不能上瓦,搭架子我們也要先把房子搭起來。”
相較于上一次面臨強執時的“茫然”和本月10日回答整改進展時的“不確定”,昨日董四湖顯得很自信,給出的回復少了“應該”、“也許”等詞匯。他介紹,古建修繕主要分為兩部分,首筆經費大約100萬元,基本到位,將用于倒座殿的修繕,山門一角的加固以及修補所有院內古建屋頂。“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倒座殿和西配樓的施工設計經費。”第二部分初步預計也將涉及撥款100余萬元,主要用于修繕西配樓及更多的建筑。
“西配樓火災現場沒有清理,主要是一起因火災引發的案件還在法院審理中,如果貿然清理恐引起不必要的糾紛。”董四湖說,“我已經咨詢過法院了,下周一案件第二次開庭,最近就會有結果的。之后我們會立刻清理,及時進行修繕。”
另據了解,中國人民大學近期還將與北京市佛協溝通,商議騰退的具體細節。董四湖坦言,“我們也希望古建能夠早日騰退,拈花寺得到更好的保護,但是經費確實是個大問題”。
相關鏈接
行政強制執行
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民族大世界整改至少10天一檢查
今年8月,與拈花寺同時被市文物局亮“黃牌”的還有西單民族大世界,這里是蒙藏學校舊址。由于整改初見端倪,此次這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免于被申請行政強制執行。
然而,市文物局執法大隊隊長趙建明說:“并非意味著這里就吃了定心丸,我們會定期巡視,最長10天也要查看一下整改進展。”
“發布整改通知書、申請強制執行,這些都是為了使文物的狀態安全。因此執法也不會是一陣風,將持續不斷地進行監督抽檢。”趙建明說,“西單民族大世界的負責人曾明確表態,明年2月之前將拆除兩座采光板搭建的2層辦公樓,如果到點兒了還沒有動作,我們也會申請強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