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高校教師兼職影響教學或將丟掉“飯碗”

2012-01-1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首份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頒布

    昨天(9日),教育部頒布首份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針對目前高校教師存在的種種問題“對癥下藥”。新規頒布后,高校教師如道德失范,不僅將在績效考核和評獎評優時被“一票否決”,甚至還有可能因此丟掉“飯碗”。

    癥狀:輕教學輕育人

    規范:公正對待學生

    據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廖舒力介紹,在市場經濟和開放的條件下,部分高校教師責任心不強、教書育人意識淡薄缺乏愛心。個別教師甚至師德失范、學術不端,嚴重損害人民教師的職業榮譽。有的少數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意識淡薄,言行不規范,不能為人師表。

    有些高校教師社會兼職過多影響教學。廖舒力說,學生至少有請教教師的權利,而教師社會兼職過多影響教學,甚至上課不備課,這就損害了學生的權利。對此,高校教師道德規范明確提出“公正對待學生、不損害學生合法權益”、“不拒絕學生合理要求”、“不從事影響教育教學的兼職”。

    “道德規范”還明確要求高校教師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職業形象,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

    癥狀:學術不端

    規范:堅決抵制

    不僅如此,有的高校教師學風浮躁,治學不夠嚴謹,急功近利。甚至一些高校教師學術科研上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侵占他人勞動成果。

    廖舒力說,有的高校教師所做的科研成果是利用學校資源取得的成果,但在申報知識產權時,占為己有,這就侵害了學校的權利。同時,還有的教師不當使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在相關學術評議或課題審批時偏向自己的學生或熟人,違反學術評價的公平和公正。

    對此,高校教師首份“道德規范”中明確提出要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師德失范“一票否決”

    廖舒力表示,這份規范可以看作是高校教師的自我約束、自我要求,同時也是向社會的公開承諾。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均需健全師德考核檔案,將師德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并作為教師績效評價、聘任和評優獎勵的首要標準,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記者 劉昊)

    相關新聞

    高校章程制定啟動 逐步實現政校分開

    教育部昨日出臺《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全國高校將在今年全面啟動制定或修訂高校的“憲章”——高校章程,逐步實現政校分開,管辦分離。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孫霄兵介紹,目前我國公辦高校多數還沒有章程,即使是已有的章程也多不符合現代大學的制度要求。今年啟動的章程制定和修訂工作,將做好分類指導,“不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要冒進,但也不要拖延。”

    據孫霄兵介紹,高校舉辦機關或主管部門應以適當方式參與高校章程的制定,“按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以章程明確界定與學校的關系”,尊重和維護學校辦學自主權。

    按照制定辦法,高校章程應明確支持校長獨立負責地行使職權的制度規范,明確校長作為學校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負責人,全面負責教學、科學研究和其他管理工作的職權范圍。明確學校學術評價和學位授予的基本規則和辦法;明確尊重和保障教師、學生在教學、研究和學習方面依法享有的學術自由、探索自由,營造寬松的學術環境。

    高校章程中應明確規定學校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以及其他學術組織的組成原則、負責人產生機制、運行規則與監督機制,保障學術組織在學校的學科建設、專業設置、學術評價、學術發展、教學科研計劃方案制定、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咨詢、審議、決策作用,維護學術活動的獨立性。

    高校章程草案要在學校內部進行充分討論,聽取師生意見。章程需經教育主管部門核準,地方高校章程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本科以上高校章程還需報教育部備案;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核準,其他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章程經主管部門同意,報教育部核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