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從3月1日起快遞物品須當面驗貨

2012-02-2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從3月1日起,本市快遞企業收寄物品類快件時,須當面驗視并蓋章確認。市郵政局近日印發《關于實行驗視蓋章制度的通知》,要求快遞企業確保“安全第一”,明確“誰收寄,誰負責”。

    市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前三季度本市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就完成22354萬件快遞,同比增長73.9%。為有效防止各類危險品流入寄遞渠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通知要求快遞企業確保“安全第一”,按照“誰收寄,誰負責”的原則,在收寄環節中加蓋驗視章。

    在收寄快件時,快遞員須當面驗視交寄物品,檢查是否屬于國家禁止或限制寄遞的內容;物品的名稱、類別、數量等是否與寄遞詳情單所填內容一致;寄件人姓名、地址、聯系方式等是否如實、完整,信息不一致或不完整的要求本人更正。各快遞企業要按照“驗視章模板”的統一規格制作驗視章,并規定驗視章在詳情單上的加蓋位置,確保快件寄遞全程可查。企業要加強驗視章的發放、使用、收回、保管,員工離職時應收回。

    市郵政局表示,在全市推行驗視蓋章制度,為的是將責任落實到人,一方面保證快件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對快遞企業及員工的保護。下一步,本市將加大安全檢查和抽查力度,尤其是出口快件一律以驗視戳為標記。不按規定使用驗視章或制度落實不到位的企業,將給予嚴肅查處。

    昨天,圓通速遞的官網上已置頂“敬告客戶書”,表示將嚴格執行每件“開箱驗視”制度,請客戶詳細填寫單據,以保障快件安全、及時。不過,對于這項制度的實操性,也有一些快遞企業提出了疑問,“通知里說,直接責任人是快件攬收業務員。但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危險品、爆炸品,快遞員不一定能夠肉眼識別,最終驗視章的含金量如何,還不好說。投入資金配備安檢儀器,又會大大增加企業的成本。”另外,對于一天發幾百上千個快遞的網店,每個都開箱驗視太“費事”。

    對此,市郵政速遞EMS速遞業務部有關負責人有不同看法,“早在2008年,我們就已經執行驗視蓋章。目前每天的業務量平均在十幾萬件左右,收攬員、分揀員等都在同一鏈條上,如果不注重安全收寄,隱患會相當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