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北京市警方倆月破經濟案4100起

2012-05-0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5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報,公安部部署“破案會戰”專項工作兩個月以來,北京警方經偵系統共破經濟類案件4100多起,同比上升280%;抓獲犯罪嫌疑人1200多名,同比上升76%。

    假借在京播放宣傳片

    詐騙30余地市

    近期,北京警方得到線索,有人以虛構的“和諧中國展播工作組委會”名義進行詐騙。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立即成立專案組,于4月12日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并在嫌疑人的辦公地點起獲了作案電腦、假印章、虛假授權書。

    經查,今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任某、竇某,偽造某管委會公章、電子印章及授權書,以虛構的“和諧中國展播工作組委會”的名義,向全國各省市宣傳部門、景點、旅游局推介某廣場LED屏幕宣傳片項目,通過電話傳真、短信,以及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各地發送“喜迎十八大《和諧中國·崛起的城市》展播申報表”,并要求相關單位繳納150萬元至2100萬元不等的展播費用。

    此案涉及5個省30多個地市。所幸警方破案及時,犯罪嫌疑人尚未得手。

    犯罪嫌疑人任某、竇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現已被刑事拘留。經核實,相關部門從未承辦過“和諧中國·崛起的城市”活動,也沒有委托任何組織經營此類活動,案件涉及的廣場大屏幕只播放公益宣傳片,不收取任何播放費用。

  承諾月返利6%

    詐騙親朋拆遷款2500余萬元

    西城警方在專項行動中接到報案,本市無業人員劉某以投資電話充值卡為由詐騙。

    劉某謊稱,其在移動公司工作,有內部關系,能低價購進電話充值卡再加價銷售。他鼓動親朋好友投資,并許諾每月6%至10%的收益。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間,20余名劉某的親朋好友共投資2500余萬元。

    劉某收到投資款后,并未購買電話充值卡,而是用于購置高檔房產、汽車及出境旅游、豪賭。至于為何其作案近4年才落網,偵辦此案的民警介紹說,劉某以前住的地方曾經拆遷,他和身邊的很多人都獲得了拆遷補償款。劉某就是盯準了大家手中的這些錢,因此成功率比較高。在犯罪前期,劉某曾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法,按期兌現了收益承諾,讓投資者嘗到了一些甜頭,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后期,資金窟窿越來越大,幾乎血本無歸的投資者仍不愿相信這是騙局,靠著劉某每次的空承諾繼續等待。“投資詐騙案件中,受害人報案太晚,給破案及追繳贓款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民警說。

    劉某對集資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現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保健食品當特效藥

    銷售獲利百萬元

    今年2月,昌平警方獲得線索,轄區一出租樓內有大量形跡可疑人員聚居。民警偵查發現,居住在該樓內的周某,自今年1月以來,以治療血栓專業機構的名義,在一省級電視臺發布廣告,并招募大量人員接待患者來電,假冒“北京心腦血管康復中心”專家,向患者推銷一種治療血栓的“特效藥”。

    經鑒定,這種所謂的“特效藥”其實就是普通的保健食品,對于血栓并無實際療效。

    3月1日,昌平公安分局調集60余名警力,打掉了這一銷售假藥的特大犯罪團伙,端掉窩點7個,刑事拘留23人,并當場起獲成品藥360余盒及大量制假材料。

    經初步審查,該團伙的銷售額已近百萬元。

    3月21日,昌平警方會同藥監等部門聯合執法,查獲了轄區內5家銷售假藥的成人保健品店,抓獲陳某、任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現場起獲假藥60盒120粒。經藥監部門鑒定,這些“毓婷”、“米非司酮”等品牌避孕藥都是假藥。

    據悉,5月15日是本市第三屆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全市各區縣將集中宣傳制假售假、非法集資、合同詐騙等,突出經濟犯罪的特點及社會危害性,以提高群眾的識假防騙能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