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區縣獲得所有權或經營權 讓蔬菜經營回歸公益性
今天(4日)上午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的市商務委主任盧彥表示,本市將修訂《菜市場建設管理辦法》,要求居民區按規定配比建設或補建菜市場,鼓勵區縣政府采取多種方式獲得菜市場的所有權或經營權,降低攤位費,逐步讓蔬菜經營回歸公益性。
同時,市商務委號召開發商、社區業主委員會等,在社區內拿出一定面積,組織蔬菜直營隊等進入社區。“有建立社區菜市站需求的居民,可以向當地商務部門反映,或者直接在市商務委官方網站的留言板上留言。”
“我們社區最缺的是洗衣店”,“小區里的‘鮮果超市’不夠大”……今天早晨,面對聽眾們的提問,盧彥表示,今年商業便民服務全覆蓋的社區將達到1000個,基本服務內容包括7項,分別是超市(便利店)、早點餐飲、菜市場(便民菜店)、洗染、再生資源回收、美容美發、代收代繳服務。
盧彥表示,“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的推進,主要取決于社區場地的大小,以及能否有足夠的提供高品質服務的企業。”。
為了解決市民“買菜貴”的問題,今年市商務委將實施多項舉措。繼續開展“農超對接”、“農餐對接”和“場店對接”,減少環節,蔬菜流通成本降低10至20%。探索蔬菜直營直供模式,目前東城、西城、海淀等區已經有蔬菜直營直供店40家,年內計劃增加60家;包括周末車載蔬菜市場在內的蔬菜流通新模式網點年內新增100個;農超對接超市增至10家。
盧彥還透露,2012年的刷卡促銷費政策將盡快出臺;至于企業推行的家具“以舊換新”是否會有政府版本,還將視企業實施效果和消費者能否認可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