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老字號屢被侵權 千雙“內聯升”僅一雙是真的

2014-10-17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老字號內聯升鞋店的趙師傅正在制作一雙新鞋,在他前面的操作臺上擺放著附有內聯升定織白紗卡的繃好的鞋楦。當天,來自市保護知識產權舉報 投訴中心、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等單位的專家在大柵欄內聯升總店舉行了針對內聯升品牌文化的專家論證會。 

  四九城的商鋪里,印著“內聯升”名號的鞋隨處可見。可您想得到嗎,上千雙這樣的“內聯升”,可能只有一雙是真的。昨天下午,市老字號協會相關負 責人、法律界專家在大柵欄內聯升總店,商討破解老字號維權困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兩年,被“李鬼”冒名頂替,被相似的商標打“擦邊球”,已成為各家老字 號企業共有的痛,同仁堂、瑞蚨祥、王致和、慶豐包子鋪……全中過招兒。

  兩“聯升”對簿公堂

  近來,有很多消費者拿著印有“福聯升”、“祥聯升”、“步聯升”、“鑫聯升”、“吉福聯升”等名號的鞋,找到內聯升公司,因質量不佳提出換貨。 每次,售貨員都要耐心解釋,這些確實都不是內聯升的產品。“看著挺像啊,我以為都是一家的貨呢。”家住順義的傅久香就曾被眾多“聯升”弄得暈頭轉向。

  其實,這些“聯升”都是出自一家名為“福聯升”的公司。內聯升跟這家公司“打交道”有七八年了。“福聯升”自2006年開始,向商標局申請注冊 多個含有“聯升”的商標在商品上。內聯升公司得知后,便向商標局、商評委提出異議,同時一直在跟這家企業打維權官司。眼下,這官司都打到了市高級人民法 院。

  “不論最后結果如何,內聯升都會尊重法院的最后裁決。身為老字號企業,內聯升將傾盡全力維護自身權益,保障消費利益。”內聯升公司負責人介紹 說,從2001年企業改制以來,內聯升就開始了漫漫維權路,眼下他們平均每年要“剿滅”侵權作坊千余個,打掉近似商標10余個。“上千雙‘內聯升’,可能 就一雙是真的,能不著急嗎?”這名負責人無奈地說。

  知名老字號都被“李鬼”坑過

  飽受侵權困擾的不光內聯升一家。記者調查發現,京城知名的老字號企業幾乎全中過招兒。

  市老字號協會副會長張健告訴記者,近兩年,許多老字號企業經營得風生水起,不料卻成了很多企業“山寨”的對象。“尤其是大型的老字號,由于仿冒他們利潤高,因此也就成了‘重災區’。”張健說。

  眼下,維權行為每年都要耗費各大老字號很多人力、物力,包括內聯升在內的不少企業,為此都成立了自己的法律維權部。比如全聚德,大街小巷里層出 不窮的假冒真空包裝烤鴨,至今讓該公司的法律維權部門忙得焦頭爛額。 耳熟能詳的“小腸陳”也有與內聯升同樣的遭遇。記者了解到,目前正宗的小腸陳門店僅有四家,而通過網絡能搜索到的“小腸陳”少說有十幾家。對此小腸陳相關 負責人無奈地表示,他們已經設置專門崗位進行維權工作,通過聯系一些網站,撤除假小腸陳門店的相關信息。部分網站雖然在投訴后會將這些冒牌門店廣告撤掉一 段時間,但很快這些門店又會再次出現,而有些網站干脆對小腸陳的投訴置之不理。

  同仁堂也曾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名號屢屢被不法分子盜用以宣傳和銷售產品。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瑛認為:“一些企業過度利用商標注冊的程序以及鉆法律空子進行投機的行為,是對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破壞。”

  老字號探索整體保護新路

  面對老字號企業屢屢被侵權的現實,本市也開始摸索老字號企業整體保護的新路子。

  今年6月,慶豐包子鋪、稻香村食品、中國照相館、同仁堂等首批145家企業、共151個品牌,獲評“北京老字號”稱號,并正式授了牌,讓消費者在辨識相關產品時有了依據。而名單外的商家,就不得打出“北京老字號”旗號了。

  “這是本市首次正式對這些企業進行認定和授牌。”市老字號協會會長姜俊賢說,由于老字號的知名度較高,社會上出現了一批“自封”的“老字號”企 業,對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也成為棘手的問題。以往追究冒用“老字號”商家的法律責任時,會因“老字號”商標注冊問題而維權困難,但此次北京老字號協會以 獨立法人身份注冊“北京老字號”集體商標后,企業便可通過正規法律程序,解決這一問題。

  市商務委副主任孫堯表示,老字號企業眼下掀起熱潮,今后北京將深入挖掘老字號文化、加強無形資產保護、拓展國內外市場,繼續大力支持老字號發展,發揮老字號品牌優勢。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