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布意見 從嚴懲治發生在食藥、生態環境、醫療衛生領域的犯罪
今天(21日)上午,最高檢發布《關于全面履行檢察職能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見》(下稱《意見》),并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懲治各類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別是發生在食藥、生態環境、醫療衛生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的情況。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廳長黃河稱,凡是暴力傷醫案件,一律列為重大敏感案件,必須及時啟動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應機制。
據最高檢新聞發言人王松苗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廳長黃河,公訴廳廳長陳國慶,反貪四局局長宋寒松,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鄭新儉,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萬春。“今天發布會的陣容強大是最高檢發布會有史以來之最。”
移送食藥安全犯罪案件2742件
據王松苗介紹,《意見》共7部分20條,其中第二部分強調依法從嚴懲治食藥領域犯罪,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據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萬春介紹,《意見》同時強調檢察機關辦案中要嚴格落實罪刑法定原則,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于銷售少量根據民間傳統配方私自加工的藥品,或者銷售少量未經批準進口的國外、境外藥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后果或者延誤診治的行為,以及病患者實施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帶有自救、互助性質的制售藥品行為,不作為犯罪處理。
另據最高檢公訴廳廳長陳國慶介紹,近年來,其中利用互聯網、物流快遞進行銷售的案件增長迅速。作案手段方式較為隱蔽,多發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鄉鎮農場等監管相對薄弱地區。
據王松苗介紹,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2742件3152人,監督公安機關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立案偵查案件1414件1688人。通過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發現涉嫌職務犯罪線索29件42人,已立案15件23人。
加大涉醫犯罪打擊力度
《意見》第四部分強調加大對涉醫犯罪的打擊力度,保障正常醫療秩序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
據王松苗介紹,檢察機關將涉醫案件作為重大敏感案件,努力做到及時報告、準確研判、快速反應、專人辦理、快捕快訴。對公安機關移送的重大涉醫犯罪案件,引導公安機關依法全面客觀收集固定證據,上級檢察院掛牌督辦,指導相關檢察院依法及時批準逮捕、提起公訴。
“暴力傷醫不管事出何因,都是傷天害理。這種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套用古話說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廳長黃河說,凡是暴力傷醫案件,一律列為重大敏感案件,必須及時啟動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應機制。
另外,據萬春介紹,對于嚴重擾亂醫療機構正常秩序,如在醫療機構進行尋釁滋事、敲詐勒索、擾亂醫療秩序等犯罪的職業“醫鬧”等重點打擊對象,依法提出從嚴處理、不適用緩刑、適用禁止令等量刑建議。
從嚴懲治破壞生態環境犯罪
《意見》的第三部分強調依法從嚴懲治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據王松苗介紹,認真履行批捕起訴職能,依法從嚴打擊,堅決懲治破壞生態環境刑事犯罪。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污染環境、非法采礦、盜伐濫伐林木等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嫌疑人14472人,起訴47442人。
及時介入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深挖破壞環境資源現象背后的職務犯罪線索,嚴查國家工作人員索賄受賄、失職瀆職等犯罪。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共查辦生態環境領域貪污賄賂犯罪案件838人,查辦瀆職犯罪1124人。
另據最高檢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鄭新儉介紹,截至2016年9月底,各試點地區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共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案件線索2221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1200件,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36件。
《意見》第五部分強調積極發揮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職能。據最高檢反貪四局局長宋寒松介紹,嚴肅查辦和積極預防醫藥衛生領域職務犯罪,保障和促進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集中力量嚴查與涉醫違法犯罪相關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非法行醫、制售假藥劣藥、制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醫保詐騙等違法犯罪背后的職務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