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科技 > 正文

大阪,垃圾廠如同兒童樂園

2009-11-03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垃圾處理,是各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共同難題。在日本關西地區采訪,我們對工業城市大阪的垃圾處理極感興趣。日本觀光廳安排了采訪舞洲垃圾處理廠的日程。

  走進舞洲,吃了一驚:藍天白云之下,一座色彩繽紛、充滿童趣的美妙建筑,出現在視野中。這應該是一座兒童游樂場吧?盡管高大的、艷麗的煙囪,仿佛在向天空吐著一點淡淡的煙氣,它仍然像是童話里女巫騎著掃帚進出的通道……然而,這真的是大阪市9座垃圾處理廠之一的舞洲工廠,緊臨河道,離繁華的市中心也很近。

  舞洲垃圾處理廠的全名是“大阪環境事業局舞洲工廠”,建筑由在建筑領域聲名顯赫的奧地利建筑師弗里登斯賴希·洪德特瓦瑟爾設計。這座投產于2001年的垃圾處理廠,當年建設投資用了600億日元,十足的大手筆。亮麗的建筑,占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其中520億日元都用在購買可以粉碎大型垃圾、可燃垃圾的先進設施,以便消除垃圾處理中產生的環境公害上。

  舞洲工廠有兩座焚燒爐,每天可以燃燒處理900噸普通垃圾、100多噸大型垃圾,24小時連續運轉,有約100名員工。透過電子監控屏,可以看到一輛輛垃圾車對接上垃圾收集口自動卸貨,隔著落地窗,也可以看到一只巨大的機械手探入盛滿垃圾的40米深谷中作業,每抓一把,可就是六七噸垃圾呢!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在廠房內外行走,空氣中嗅不出一點垃圾味兒——整個垃圾處理的過程,都在密閉的空間里,依靠先進設備自動處理,對周圍的環境全無攪擾。

  在這里,家具、電器等不可燃燒的粗大垃圾先被粉碎、分解,以便回收、再生;其他垃圾則實現了100%燃燒處理。燃燒垃圾產生的熱量用于發電,靠這一項,舞洲工廠每年有6億日元的收入,用來維持工廠的日常運營。

  至于燃燒垃圾產生的大量煙氣,則要經過這樣的處理程序:先經過降溫塔和集塵裝置,分離煙與塵,“塵”跑進加熱鹽化爐處理后成為灰渣,用來填海造田;“煙”通過水洗、加熱和脫硝處理,排入大氣。

  “燃燒后留下的顆粒只相當于垃圾量的1/15。填埋灰渣的土地仍然可以播種使用。排放的煙氣每年要接受環保部門檢測;其中‘二英’含量只有日本法律規定的安全標準的1%,還不到抽一支香煙產生的‘二英’多呢!”廠長清水先生自豪地說。

  舞洲并不是例外,大阪9所垃圾處理廠都能達到這樣的標準。這座以工商業發達聞名的都市,一派天清云淡、潔凈通透的景象。

  舞洲工廠也是為培養孩子環保意識而建的。工廠又像一座兒童科技館。所有處理垃圾的環節既密封又透明,車間外圍是一條巧妙的科普觀摩走廊,各種關于環保的科普動漫琳瑯滿目,針對兒童心理進行研究和設計,可以在直觀、輕松而有趣的展示和互動游戲中,讓孩子親身體驗垃圾處理的流程,學會垃圾分類處理,了解人與環境相處之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