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一個空瓶 返給公交卡一角錢
昨天(5日),記者在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體驗飲料瓶回收機。只需要20秒鐘,這臺機器就能完成廢舊飲料瓶的回收、粉碎和返利等程序。
今后,市民喝完的礦泉水瓶可以在地鐵站內得到智能回收。只需輕輕一按,飲料瓶回收機便“吞”進塑料瓶。空瓶身份識別后,被碾壓成扁狀,存放在機器正下方的方形柜子中。投空瓶子得到的返利可以直充到公交一卡通,也能捐獻給北京環保事業。
昨日(5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本月之內,我國首例將物聯網技術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創新結合的“飲料瓶智能回收機”將亮相北京地鐵站。地鐵十號線勁松站和芍藥居站率先“嘗鮮”,各投放2臺飲料瓶回收機。這種智能的回收機有什么神奇之處?記者對此進行了現場探訪。
投空瓶返錢5分至1角
“智能回收機能識別、回收、壓縮、存放空塑料瓶,塑料瓶錢直接充到一卡通上。”昨日上午,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濤站在1.9米高,外形酷似飲料自動售賣機的回收機前說。
智能回收機的頂部寫著“飲料瓶回收機”。在觸摸屏上輕擊“投瓶開始按鈕”后,將瓶子投進去,屏幕顯示“檢索條碼”,20秒后,機器內部傳來碾壓塑料瓶的聲音。
為什么要碾壓塑料瓶?“回收機掃描條形碼能識別瓶子的種類。識別后,回收機還會稱重,確定是空瓶子后進行碾壓。這樣就能節省存儲空間,一臺機器能存四百個空瓶子。”常濤解釋。
隨后,屏幕上出現三個按鈕“捐贈”、“捐贈并參與抽獎”、“刷卡返利”。選擇“刷卡返利”需將公交一卡通放到讀卡器相應位置,返利便直充進一卡通。投瓶返利價格目前為500毫升以下的空瓶每個0.05元,500毫升以上的空瓶每個為0.1元。5分錢返利會被記錄到卡中,累計到1角才能充進卡內。
常濤表示,智能回收機試點成功之后,將逐步鋪設到地鐵全線、公交站、社區、學校和寫字樓等公共場所,每一臺回收機就是百姓身邊的“環保衛士”。而投放到學校的回收機還將與校園一卡通合作,返利到校園卡中。
每年節約30萬噸石油
“廢塑料瓶如果流入不正規的小作坊處理,處理過程中排放的堿水會給水源和土壤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甚至一些廢塑料瓶粉碎后被做成衣服或毛絨玩具填充物。”常濤說,這種不可循環模式不僅不能正確安全地處理廢舊飲料瓶,還讓資源一次終結,無法循環利用。
將塑料瓶投入智能回收機,盈創回收公司能實現“瓶到瓶”,不降級使用。記者在盈創公司的清洗車間了解到,回收的舊塑料瓶將經過清洗粉碎、熔融造粒、固相增粘三個程序,盈創回收公司就能給吹瓶廠提供“食品級再生聚酯切片”,生產成新塑料瓶。
“臟兮兮的塑料瓶要經過雙重清洗。‘整瓶洗’洗去瓶身表面泥沙、油垢、膠,分離標簽。‘碎片清洗’在高溫、堿性水中高速攪拌,深度去除表面殘留油污、膠黏劑、糖分等污物,形成潔凈碎片。”盈創回收公司生產總監楊學忠站在意大利進口機器旁介紹。
常濤算了一筆賬,“北京每年有20萬噸廢舊瓶,真正能回到盈創安全體系的只是很有限的一小部分。作為我國首家實現廢舊聚酯飲料瓶再生循環利用的企業,盈創公司目前每年可為北京市處理回收約3.5萬噸廢棄聚酯飲料瓶,相當于16億只廢飲料瓶,每年可為國家節約30萬噸石油。”
智能后臺分析投瓶前十名
遍及北京各處的回收機機器的運行情況、塑料瓶的回收數據通過物聯網技術傳到公司總部。兩三名員工遠程遙控,回收機的運行情況便一目了然。
盈創回收公司技術部副總經理孫繼綱打開電腦,記者便進入了盈創回收系統的后臺。界面上有地圖監控、監控告警、回收統計、回收分析、系統管理5個菜單。
“我們這臺回收機最大的優勢是有‘軟件自學習’功能。第一次碰到沒見過的條形碼,它是不認的。我們分析完條形碼將瓶子信息錄入電腦,再見面機器就認得它了。”孫繼綱邊說邊打開條形碼錄入系統。
孫繼綱說,地圖監控、監控告警的功能主要是掌控機器運行情況。記者從模擬的后臺數據圖中看到,回收機信息按照地鐵線路劃分。紅色代表運行異常,藍色代表正常運行。點擊地圖上的紅色區域,故障原因將會智能傳輸回來。
“回收統計能顯示各網點回收塑料瓶數目和捐贈、返利情況。一臺機器能容納四百個壓縮后的塑料瓶,根據數據我們會派工作人員運送塑料瓶。”孫繼綱說,“回收分析就更妙了!回收機能根據條形碼識別塑料瓶身份,分析投瓶前十名。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統一、康師傅誰家產生的塑料瓶最多,誰該承擔最大的環保責任,回收機上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