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青山綠水的密云縣,現在正成為高科技企業新的聚集地。記者從密云縣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密云縣56家高新技術企業共實現收入22億元,解決當地勞動力近3000人就業。高科技產業逐漸成為密云經濟的綠色發展引擎。
手術臺上,原來使用10支國外止血制劑才能達到的止血效果,現在2支“蘇靈”就可以解決問題。“蘇靈”是由位于密云經濟開發區的北京康辰藥業有限公司研發的蛇毒類止血藥劑,打破了進口止血藥對中國市場的壟斷,被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數千家醫院廣泛應用。
這僅是密云縣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密云縣有10多家高科技生物醫藥企業,其中有4家被列入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工程。今年上半年,密云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工業收入4.05億元,同比增長72%。生物醫藥已成為密云經濟開發區的主導產業之一。
企業贏得一項項創新成果的背后,是密云縣為科技企業創新營造的優良環境。
創新離不開科技資源,密云縣科委、發改委、經信委等部門主動在企業和市政府部門之間架設橋梁,爭取“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科技研發機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落戶密云,讓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在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充分享受到各項配套政策的支持。截至目前,密云共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18家,數量位居生態涵養發展區首位。
企業有創新需求,但沒有用于某一研發環節的設備或人才怎么辦?密云積極為這些企業尋找“外腦”,搭建技術合作平臺。在密云縣科委的支持下,目前已有27家企業與多家科研院所、院校在新產品、新技術研發上結成了“聯盟”。如今,一個個“密云企業廠房外的實驗室”在市級以上科研機構、院校搭建起來。綠潤公司在食品開發、安全監測、設備研發方面,得到了北京農業大學的支持;北京建生藥業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化學所聯合進行“小白鼠抗癌藥物實驗研究”,與生物物理所合作研究開發生物新藥;福田汽車空調器公司與上海一家公司對接合作,共同研究開發新能源汽車部件……
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密云還從縣財政里拿出了“真金白銀”。企業創新成果經知識產權局審核確認獲得發明專利的,每項獎勵5000元,專利在本縣轉化實施的,每項獎勵50000元。企業研發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研發機構的,給予企業50萬元支持;被認定為市級研發機構的,一次性給予企業20萬元支持。對確定為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并對密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的,一次性給予企業項目負責人20萬元……截至目前,密云共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財政獎勵資金1187萬元,受益企業53家次。
創新驅動發展,在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下,密云今年的經濟發展繼續保持上揚勢頭。上半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5億元,同比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6元,同比增長9.3%,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9550元,同比增長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