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中國代表呼吁國際社會采取措施推動共同發展

2011-10-10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王民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呼吁國際社會夯實發展基礎,轉變發展方式,按承諾加大發展投入并健全發展體系,推動共同發展。

  王民當天在第66屆聯合國大會第二委員會舉行的一般性辯論上發言說,全面落實和振興發展議程,是有效應對當前各種復雜挑戰的基礎,也是改進后危機時代全球治理的核心。聯合國應繼續發揮領導作用,動員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增強信心,凝聚共識,采取行動。

  王民指出,國際社會應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夯實發展基礎。他說,各國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世界經濟平衡、可持續、包容增長,特別是發達國家應采取負責任的財政、貨幣政策,妥善處理債務問題,保持市場投資安全和穩定運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

  王民還呼吁國際社會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他說:“發達國家必須率先改變不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方式,切實承擔量化減排義務,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發展中國家應立足本國國情,積極探索消除貧困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王民強調,面對當前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國際發展合作的基礎不能動搖,原則不容置疑,意愿不能削弱。他指出,發達國家應切實履行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技術轉讓、市場準入、債務減免等,特別要加大對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的援助力度,重點解決饑餓、醫療、教育等問題。

  王民指出,當前國際經濟體系中阻礙發展的結構性弊端仍未消除,多邊貿易和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停滯不前。他呼吁各方特別是發達國家顯示誠意和靈活性,共同努力推動深化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改革,進一步提高發展中國家發言權和代表性,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和公正合理的國際自由貿易體系,并推動德班氣候變化談判會議及“里約+20”取得實質成果。

  王民說,中國歷來把促進共同發展作為外交政策的重要內容。目前,中國已向120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累計免除50個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債務380筆,逐步給予同中國建交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95%的產品零關稅待遇。他同時表示,中國有信心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與發展做出貢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