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充分引入市場機制化解污水處理行業頑疾

2011-10-19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污染專委會秘書長王家廉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污水處理行業要實現產業化發展,前提是政府要發揮管理者的規制職能,保證污水處理服務企業有效開展市場化經營。

  多渠道吸引社會投資

  中國證券報:請問應如何看待現階段污水處理行業產業化發展特別是向服務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王家廉:按照國家政策安排,包括污水處理業在內的環保行業“十二五”期間將著力培育環境服務業,為此,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部門還專門制定了《環境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推進其發展壯大。

  環境服務業在我國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我國環境服務業從業單位主要是各種科研設計單位,所開展業務以開發、設計等技術性服務為主。城市污水處理作為重要的市政基礎設施服務,長期以來在傳統經濟和公用事業的管理模式下,一直作為非生產性福利事業看待,沒有體現出這項服務真正的市場價值。

  污水處理行業曝出的諸如建設運行不力、管網建設滯后、配套資金落實困難、企業盈利難等一系列問題,均與行業運行的市場機制不完善有關。例如資金短缺和落實不到位導致的項目運行不力問題,就應該通過積極吸引社會有效投資來解決。

  中國證券報:完善市場機制下的污水處理服務業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產業生態?

  王家廉:作為管理型服務行業,首先是政府作為主管部門為污水處理服務企業提供管理服務。其前提是政府發揮管理者的規劃及制度設計職能,保證污水處理服務企業正確、有效地行使經營管理職能。此外,政府的管理職能還體現在加強監管上。

  在規劃清晰和強力監管下,污水處理企業才能真正按照市場化機制來運作,保證治污設備正常運轉,并吸引社會各個層面參與進來投資。除去當前城鎮污水處理常見的BOT投資方式外,吸引社會資金和國外資金進人污水處理服務業的有效手段應是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水資源價格體系。這個體系的重點是污水排放主體的排污費用、污水處理服務企業的中水價格兩個方面。

  水處理服務業的發展在我國只有短短的十幾年的時間,長期以來的公益事業性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發展。建立科學合理的污水處理服務業價格體系,加強政府規制,將有助于污水處理產業市場化的快速健康發展。

  水價中應包含中水回用費

  中國證券報:目前國內污水處理行業在引入市場機制方面還應該采取哪些改進措施?

  王家廉:首先,要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建立全面的污水排放收費機制,收費標準要能彌補或基本彌補污水處理成本,降低污水處理服務企業對政府財政的依賴。

  其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水資源價格體系,促進污水處理服務業市場化快速發展。目前來講,政策上已開始逐步重視這一價格體系的調整完善,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一價格體系中還應包括建立中水價格機制。

  在國內,中水一般泛指經過污水三級處理形成的再生水。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后達到一定水質要求,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現在的污水回用主要是城市公路噴灑、沖洗用水和工業循環用水,未來在園林澆灌、景觀用水、濕地建設、農業灌溉用水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就目前情況來看,中水回用在國內尚未形成規模,社會效益尚未充分發揮。事實上,再生水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通過處理后的污水進一步實現資源化,形成新的資源產品,有利于拓展企業的盈利渠道。

  最后,政府要加強對項目從招投標到建設再到后期運營階段的全面監管。這既應包括項目投資方資質、項目投資方職責、項目風險分攤與管理、工程與設備質量等合同規制的內容,也應包括價格制定與調整、水質標準與檢測、可能產生的再度污染的檢測與控制、消費投訴的調查與處理、污水處理企業運營信息的披露、中水利用的督查等方面。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