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寧夏團代表:別讓酸雨毀掉塞上江南

2012-03-08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局部有所改善,但總體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在6日的寧夏團開放日活動上,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王慶喜一開口就將現場代表的關注點集中到了當前嚴峻的環保形勢。

  溫家寶總理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這引發現場代表的共鳴。王慶喜拿起一份材料,列舉數據說,環境總體惡化趨勢仍未遏制,我國五分之一的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為劣V類,湖泊富營養化問題日趨嚴重,部分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受到威脅;全國17.2%的城市空氣質量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區域性大氣污染日益突出。

  此外,王慶喜引述的另一項關于飲水安全的數據也引發現場一陣竊竊私語:“占全國人口30%的人民群眾飲水處于不安全狀態,飲用水水源地污染和水量短缺問題很突出。”

  王慶喜強調,必須高度重視涉及飲用水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強化有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監管及應急處置能力。

  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的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馬啟智說,這幾年,寧夏從資源稟賦優勢出發,發展化工及重化工產業,一方面帶來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對環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酸雨問題。

  “如果不處理好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問題,酸雨可能最終毀掉塞上江南。”馬啟智說,“如果塞上江南景觀消失,那寧夏就失去了它最可愛的一面。”

  來自寧夏各地的人大代表也都結合本地實際先后發言,均表示要認真處理好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馬啟智說,人類社會最終要進入綠色發展軌道,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財富而犧牲人的健康和祖孫后代的生活環境。

  王慶喜則呼吁大家行動起來,在“十二五”節能減排、環境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打好攻堅戰,確保取得更加扎實的成效,堅決遏制“兩高一資”企業的過快發展,同時要十分重視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空氣污染和飲水安全等重大民生問題的解決。

  王慶喜還特別指出,加強環境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關鍵是要有硬的手段和措施。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規,抓緊修改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規立法進程,另一方面,要強化監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督促各級政府依法行政,嚴格落實環境資源法律法規,切實加強環境執法監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