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水價調整,能否“逼出”節水習慣

2012-03-24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一邊是缺水嚴重,一邊是水嚴重浪費。在3月22日“世界水日”這一天,有關節約用水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

  經濟杠桿“逼出”節水習慣

  為了倒逼節水習慣,近年來,我國一部分省市已通過修訂法規條例、舉辦聽證會等形式,分行業、分級別對用水大戶實行“階梯水價”。經濟調節這根杠桿能否真正用到實處?

  據了解,水資源相對較豐富的湖南省長沙市,是較早通過修訂法規條例的方式,實現“階梯式”、“累進式”水價管理的城市之一。

  早在2008年,該市通過修訂《長沙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條例》對“節約用水管理”首次單列一章表述,其核心內容就是實行超計劃用水加價制度。根據該《條例》,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將根據城市節約用水專項規劃、城市供水能力、用水定額和非居民用戶近三年平均用水量等因素,在每年年底前核定各非居民用戶的用水計劃。非居民用戶應按照下達的用水計劃指標用水,超計劃用水的,實行累進加價收費制度。

  該市對洗車、洗浴、游泳、水上娛樂等高耗水行業,管得更嚴。4年前修訂的這一條款規定月用水量超過500立方米的車輛清洗點,必須安裝、使用循環用水設施,否則面臨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比長沙更早,追溯到2001年,上海就開始試點分類型對耗水大戶實行定額用水。

  “經濟杠桿可以‘逼出’用水大戶的節水好習慣。”上海市沐浴行業協會會長施有毅介紹說,在上海寶山區的130多家洗浴企業,近年來集體改裝了一種霧化噴淋龍頭,這個小改變,就是受到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而最終引入的高科技設備,為門店每日節水近五成。

  記者走訪時發現,對于一些小型的洗車、美發店而言,節約用水仍難獲重視。在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仍有一些小型洗車店、美發店,直接向沿街公共區域排放污水。一位洗車店員工稱,對于城市節水排水的相關規定并不知情。

  制度設計能否更加人性化

  “水價的經濟杠桿作用必不可少,但是否能更加人性化一點?”施有毅為記者算了一筆賬,那些滿足民生需求的低端大眾浴室,目前面臨“低浴資”和“高水價”之間“走鋼絲”的難題。

  “物價都在漲,浴資也忍不住了,但浴資一漲就突破了每人15元的標準,水價成本依法合規也就要上一個臺階,從2.8元到10元,中小業者面臨新的困惑。”他認為,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低端的大眾浴室與高端的洗浴會所仍需區別對待、分級處理,細化出更合理的水價“臺階”。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說,對于通過經濟杠桿實行節水,需要依托嚴謹的社會調查,用數據說話,由相關的權威部門得出結論。“杠桿應該向哪里傾斜,政策應該集中‘火力’制約哪些用水大戶,還需要更細膩的頂層設計。”“無需動輒大范圍提價,通過經濟杠桿的調節,對節約用水就能有一定程度的促進。”

  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良剛進一步建議,“應當為水價的經濟杠桿插上高科技的翅膀”。

  陳良剛說,中國幅員遼闊,無論是開源還是節流,都必須因地制宜。除了通過水價調節外,提倡居民生活用污水的再循環利用、建立布局合理的小型污水處理廠等,進而使中水、廢水等各盡其用,將是中國今后節約水資源的一條路徑。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