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屆“世界水日”和第25屆“中國水周”來臨之際,北京市通過多種形式倡導廣大百姓積極節水護水。
22日的北京玉淵潭公園,“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節水護水我先行”主題實踐活動率先啟幕,內容主要包括進社區、進學校、進醫院、進公園、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等專題活動,以及開辦節水大講堂、組建節水護水志愿者隊伍、開展節水知識競賽等特色內容。
同日,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在興隆家園等多個社區,為廣大居民認真解答疑難問題,還特別糾正了公眾對自來水認識存在的誤區,并現場檢測用戶家中的自來水水質,呼吁廣大市民共同營造“節約用水和規范用水”的良好氛圍。
在通州運河文化廣場,北京水利學會、北運河管理處等單位講解了水法規和水環境的狀況,并為學生代表授予了“愛水護水志愿者”旗幟。現場還通過情景劇、知識問答、公益歌曲、展板宣傳等形式,向參與活動的群眾介紹了首都水資源現狀,鼓勵大家作節水護水的模范。
資料顯示,連續十幾年的干旱致使北京年均水資源總量減少四成,而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讓城市面臨的用水壓力始終高居不下。從2008年起,北京已經連續第五年調用河北水庫水,目前,進入市政管網的水共計來自22處水源地。
與此同時,北京市不斷加大水環境的改善力度,為改進城市空氣質量作出努力。據了解,截至2011年,僅在北運河水系的綜合治理中,投資近140億元,部分地區的考核斷面COD均值,甚至超過2008年奧運會期間,流域水環境和兩岸生態環境都得到了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