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進入短暫休眠期

2012-04-23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清科研究中心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電子閱讀器銷量不斷下滑,相比于國外仍保持小幅增長的同類市場而言,表現不盡如人意。拋開平板電腦的沖擊因素,單純從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自身“催熟”的發展來看,參與者急功近利搶市場的表現令業界看不到更好的前景。

    隨著中國數字出版市場的風生水起,電子閱讀器終端伴隨2009年漢王強勢的廣告攻勢進入大眾視野,并在細分人群中得到認可。2010年9月,擁有海量內容資源的盛大高調攜低價Bambook產品入局,進一步加劇終端市場競爭。“終端+內容”還是“內容+終端”的爭論不絕于耳。2011年以來中國電子閱讀器終端市場低調回歸,而在海外市場依然看到Kindle、Nook不斷創新,緣何熱鬧僅兩年有余的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頹勢難掩呢?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在報告中指出,自始至終,電子閱讀器市場都是依托數字出版大市場的發展而發展,單一的終端形式或“偽”內容平臺形式終究會被市場拋棄。當市場參與者認知到內容資源的重要性時,對外宣布的僅僅是內容資源的總量,而非有價值內容資源的擁有量。這種“偽”發展必然沒有出路。

    張亞男認為,漢王、盛大分別從兩種維度解讀電子閱讀器市場:一種是以較高的終端市場保有量謀取內容資源合作,形成“終端+內容”競爭戰略;一種則是以內容資源為依托,將電子閱讀器終端作為一種內容傳播通路,形成“內容+終端”競爭戰略。而在這一特殊的強調內容依托的終端市場中,內容成為終端發展的命脈,漢王難敵盛大原因也即如此。

    從市場競爭者來看,2011年底至2012年初,當當、京東相繼入局數字閱讀。目前來看,兩者發展空間不大。如果說京東的布局僅是“攪局”性質,那么當當作為與亞馬遜在數字出版戰略最為相近的中國企業之一,為何選取市場低迷點入局不得而知。但很明顯的一點是,當當在數字閱讀市場中后知后覺已經使其大抵錯過機會。

    這份報告指出,企業急功近利成為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的大敵,而面對消費群體仍不積極的市場而言,2012年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仍會持續低迷,但不會全線崩盤。全球范圍內,數字出版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的趨勢,在中國市場未來的競爭中,兩種類型的終端競爭力將不斷加強:一種是精準鎖定目標群體且擁有海量用戶及內容資源的企業,以盛大為代表,這是一種休閑閱讀的發展路徑;一種是以教育等新興市場為代表,盡管切入此類市場需要足夠的耐心與毅力,但是巨大的藍海市場仍值得耕耘與期待,目前尚無可列舉的企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