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目前正在大力發展林木生物質能源,而有科學家近期卻警告,大規模發展林木生物質能源不是不可持續的做法,可能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全球變化生物學生物質能源》雜志邀請了國際研究人員,對林木生物質能源進行了分析,研究顯示,此前有關林木生物能源產業是碳“中和”行業、可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說法是“基于錯誤的假設”。
分析認為,該行業的迅速擴張可導致樹木更替更快、樹齡縮短,土壤營養流失,森林生物多樣性和功能退化,導致生物能成本高于預期等。同時,林木生物質能還將導致化肥使用率增加,而這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
該報告由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俄勒岡州立大學,以及瑞士、奧地利和法國的多家大學共同完成,此外,報告還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支持。俄勒岡州立大學森林科學教授、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貝弗利?羅(Beverly Law)表示:“林木生物質能源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這一模式有可能正偏離正軌。”
這次分析的理論假設是:林木生物質能源快速增長至目前全球主要能源供應的20%。以歐盟為例,如果到2020年歐盟20%的能源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那么生物能源將成為主力軍。
支持者認為,直接燃燒林木生物質或將其轉化為生物燃料,將大大減少全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不會對糧食生產造成壓力,也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目前,有關林木生物質能源最大的一項研究項目正在美國西北海岸進行,該項目希望能對其量產的可能性以及生產未來航空燃油進行研究,同時探討在此過程中如何創造就業機會。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確實需要生物燃料,更好的做法是在曾經是森林的土地上種植林木,進而生產生物質能,但該做法可能會導致與糧食和牲畜飼料生產的競爭。
本次研究指出:“我們應當在做決策前,量化可再生能源的直接和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相關影響,因為這些政策會對全球范圍內的森林產生長遠的影響。目前,林木生物質能源存在很大的風險,它可能會犧牲森林的整體性和可持續性,但卻無法保證減緩氣候變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