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環境問題嚴峻但希望仍存——訪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
最近的世界議程進入“環保時間”。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剛剛過去,6月5日“世界環境日”又將到來,6月下旬則是備受矚目的聯合國“里約+20”可持續發展峰會。
“在這個時候,我想可以用兩條信息來概括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討論,一是迫切需要行動,二是仍有希望和機會”,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就相關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此表示,他還贊揚了新華社在與多家聯合國機構共同發起的“關注環境”全球公益活動中為保護環境做出的努力。
承受壓力的地球
在倫敦接受專訪,施泰納又提到他3月份在此參加國際科學界組織的“壓力下的地球”研討會時,大量科學證據顯示出的地球正承受的巨大壓力:
在天上,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正導致全球變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城市、氣候紊亂導致極端天氣頻頻發生;在地面,生態系統持續惡化,珍稀物種不斷消失,人類在地球家園中的朋友越來越少;在周圍的環境中,大量有毒化學物質隨意排放,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使許多重金屬元素隨著食物進入人體,威脅公眾健康。
“氣候變化、生態系統和化學有毒廢料,是我們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關注的3個核心問題。”施泰納說,這些環保問題現在更是特別受關注,因為聯合國將于6月下旬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
這次會議正值1992年同在里約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20周年,常被稱作“里約+20”峰會;此外,今年還是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40周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都因這次大會而設立。
“如果把2012年的世界與1992年相比,或者與40年前召開斯德哥爾摩會議時相比,我不得不說地球環境沒有變得更好。” 施泰納還警告說,在有些領域環境惡化的程度正邁向“臨界點”,一旦越過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他強調,在科學證據顯示地球正承受巨大壓力之后,還應該向全球公眾解釋和傳播這些科學結論,促使人們采取環保行動,“所以第一條信息是讓人們認識行動的迫切性”。
拯救環境的希望
“另一條信息是關于希望和機會的”,施泰納說,我們不能因為環境問題嚴峻就宣揚“末日論”,而是應該看到人類在今天也擁有巨大力量來拯救環境。
如今科學界使用“人類世”這個術語日漸增多,這說明由于人類活動的巨大影響,“人類世”已被當做一個新的地質紀元。有悲觀者認為,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會使“人類世”在百年后結束,屆時人類將和許多其他物種一樣滅亡。
“如果你相信這個,就是對人類的智慧和天性持有非常陰暗的觀點。”施泰納說,“我相信人類的聰明才智中蘊含非凡的力量,相信人類的創造性和團結力,我認為我們遠不是面臨毀滅的物種,而是可以快速學習以往經驗教訓的物種。”
采訪在一間節能燈照明的會議室進行。施泰納說:“今天這樣一個房間,只需要10年前照明所需電力的十分之一。我們在這個時代擁有科學技術、經濟資源和教育體系,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情。”
他贊揚中國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的成績:“中國今天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風電生產者,在其他一些國家,如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和巴西,今天所用的能源也比10年前清潔得多。”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雖然相關國際談判仍有波折,但施泰納認為,聯合國正在運作中的綠色氣候基金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金,“氣候變化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未來50年里最大的經濟轉型驅動力”,會帶來大量就業崗位和經濟機遇。
“所以我們在環境問題上不應讓人們感到害怕,而是應該幫助他們看到機會,鼓勵他們參與環境保護。”
綠色經濟需參與
讓所有人都參與環保,至關重要的是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施泰納指出,環保問題在深層次上與貧窮和經濟問題緊密相連,現在還有人不得不在保護樹木和獲取食物之間作出選擇,有些人愿意使用清潔能源卻必須接受更高的價格,這都是阻礙環保努力的原因,“如果能改變這些經濟上的信號,我們就可以更持續地生產和消費。”
施泰納說,這也是自己對“里約+20”峰會的期待:“我希望在里約,我們對綠色經濟的理解能夠更好地與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聯系起來。”他認為,里約會議也可以說是一次“全球經濟峰會”,希望與會各國代表能夠有效協商,建立推進全球綠色經濟發展的機制。
除政界和商界外,社會其他各界也都可以為此努力。施泰納此次應邀參觀倫敦奧運會的環保措施,他說,從北京到倫敦,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這些城市在申辦時都大力突出了“綠色奧運”的理念,這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積極進步。
媒體的宣傳作用也十分重要,談到這一點,施泰納贊揚了新華社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等機構共同舉辦,在“世界地球日”啟動的“關注環境”全球公益活動。
“我們與新華社的合作是全球性努力的一部分,有助于帶給人們信心和希望,幫他們認識到自己可以為環保做些什么”,他說,“這項活動可以把信息傳遞給千千萬萬的人,同時也可以反映出世界各地人們的努力,說明綠色經濟不只是理論,而是正在成千上萬的地方變為現實。”
施泰納說,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就是“綠色經濟:其中包括你嗎?”,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采取行動,世界的未來就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