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總量增長5倍多,世界排名從10名以外上升到第4位——這是中國入世后,服務貿易劃出的軌跡。今年以來,在外貿總體增長趨緩的態勢下,服務貿易被寄予更多期望。它能否接過中國外貿高速跑的接力棒?成為正在召開的首屆京交會上的熱議話題。
服務貿易經歷了一個“黃金十年”
28日在京舉行的京交會,全稱為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服務貿易搭建的綜合性國際展會。出席開幕式的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素帕猜說,在后危機時代,服務業對于像中國一樣的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服務業約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服務貿易成為世界貿易中增長最快的領域。
統計顯示,當前服務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0%以上,服務領域跨國投資占全球跨國投資的近三分之二。伴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產業結構深刻調整,新興服務業和服務貿易蓬勃發展,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的重要動力。
對中國而言,服務貿易更是經歷了一個“黃金十年”。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參加京交會高峰論壇時說,從2000年到2011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從660億美元增長到4191億美元,年均增長18.3%,全球占比從2.2%增加到5.2%,世界排名也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
自2005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以發展速度超過貨物貿易2個百分點、超過國民經濟增長速度7個百分點、超過世界服務貿易發展速度近兩倍的突出表現保持“高位運行”,成為新興經濟體中的佼佼者。
2005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的世界排名連續五年基本保持每年上升一位,目前服務出口和服務進口分別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三,這在世界服務貿易發展史上絕無僅有。2011年中國服務業吸收外資552億美元,首度超過制造業成為利用外資最多的領域。
肯尼亞副總統穆西約卡在京交會開幕式上說,服務貿易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中國率先組織這樣的交易會非常有遠見。
何時能“趕英超美”
參加京交會的各方專家表示,中國服務貿易飛速增長的背后難掩一個現實——2011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與美國不相上下,但中國服務貿易總額還不到美國(9600億美元)的一半。
與服務貿易頭號強國美國的數據對比說明,中國服務貿易總體上還大而不強。數據統計顯示,近15年來,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體一直處于逆差狀態,而且不斷擴大。2010年在世界貿易組織定義的12項服務貿易中,中國在保險、運輸、專利使用等更加依賴技術和智力的服務貿易領域都有超過百億美元的逆差,僅在建筑工程等一兩個傳統服務領域有近百億美元的順差。
參加京交會的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要想用服務貿易的增長來保持中國外貿的高速跑是不現實的,因為服務貿易水平與一國服務業自身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卡特彼勒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金利文在參加京交會省市長與跨國公司CEO高峰會時說,雖然中國在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投入較大,但物流成本依然很高,工廠和消費者之間的連接存在一定缺口。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第一副會長黃海說,入世后,制造能力的釋放使中國貨物貿易一飛沖天,但服務貿易的產業基礎依然薄弱,金融、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新興服務業起步較晚,一旦市場擴大,更多機遇將首先屬于國外服務業。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到目前的規模實屬不易,要拉近與美國的距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抓住服務貿易的中國機遇
面對中國服務貿易大而不強的現狀,京交會的高調召開傳遞出一個積極信號。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在京交會開幕式上說,積極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思路。中國將積極擴大服務進口,鼓勵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端服務,預計今后五年,中國服務進口總額將超過1.25萬億美元,同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在境外建立地區總部、營銷網絡和研發中心。
中國商務區聯盟主席龍永圖認為,中國是制造大國,因此當前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是,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必須為制造業服務。中國當然也要發展教育、醫療服務、旅游等為人服務的服務業,但是發展為生產服務的服務業更加緊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學習外國先進經驗,借助跨國公司的服務提升中國現有的制造業能力。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執行總干事、首席顧問隋翚說,任何國家的服務貿易都是貨物貿易的載體和支撐點,但中國企業在貨物出口過程中,享受本國的服務貿易并不多,中國通過貨物貿易也可以把服務貿易帶出去,帶動技術和人才的出口。
摩托羅拉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孟樸則認為,發展服務貿易,關鍵在于如何能夠培育出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這與對制造業人才的培養完全不同,所以在人才培養上,中國應該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