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摸清實有人口和實有房屋的底數情況,北京市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實有人口基礎信息大調查百日專項工作。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表示,共采集錄入建筑物信息146.7萬條,房間信息1320.5萬條。目前已核對流動人口信息725.5萬人,標注出租房屋139萬戶,核對空置房屋381.2萬戶。(6月5日《新京報》)
北京市的空置房高達381.2萬套,與1320.5萬套房屋總量相比,占比居然高達28.86%。接近三成的房屋空置率,刺破了樓市流傳已久的剛需謊言,顯示許多人購房并非只為居住,而是為了炒房賺錢,否則的話何必閑置。假設按一套房居住3口之家的話,那么381.2萬套空置房就能容納近1200萬人,而北京市現有人口總量才2000萬出頭,可見,根本不存在人多房少的問題。而且出租房屋數量遠遠低于空置房,也顯示出因房租回報率過低,大部分房東并未打算通過租房賺錢,而是將希望寄托在房價上漲方面。
一個空置率接近30%的樓市,還會是一個健康的樓市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懸念,如此高空置率的房地產市場,明顯不是由真實居住需求所能支撐的,其中隱藏著非常大的泡沫成分,隨時都有可能破裂掉。須知,住宅的主要屬性是居住,而非為了投機炒作賺錢,一旦聽憑住宅泡沫化,就會給經濟埋下隱患,亦造成社會階層分配失衡,影響到社會的整體穩定形勢。因此,有必要堅持現有樓市調控政策,并進而針對天量空置房,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法規,比如征收空置稅、強制出租、政府回購改為保障房等。
而空置率高企的樓市,本身就要面臨崩潰危險,這已是屢被驗證的市場規律,近些年相繼爆發的日本經濟大衰退、亞洲金融風暴、美國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等,均以樓市泡沫破滅為導火線,進而影響到整體經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