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出租車燃油費加費跟著適當上調,這沒什么不妥;問題是,跟漲,也得跟跌。當前國內油價明顯回落,一些城市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依然“按兵不動”,這令人有些費解。
在今年2、3月份,國內油價連續兩次上調。為了緩解出租車運營壓力,在3月底北京、昆明、深圳、廈門、大連等城市集中上調了出租車燃油附加費。調整后北京、昆明、廈門出租車燃油附加費達到3元,深圳更是創出4元的“天價”。
峰回路轉,隨著國際油價大跌,在5月10日和6月9日,國內油價兩連降,基本回歸至去年10月份以來的水平。當前北京93號汽油單價為7.64元,與去年10月9日油價下調后的價格(7.63元)基本接近。當前深圳93號汽油單價為7.37元,比去年10月份的價格(7.47元)還要便宜。
但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城市出租車燃油附加費跟著下調。其中,在5月10日年內我國首次油價下調后第四天,深圳市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下調了1元。6月9日油價二次下調后,廈門從6月19日起將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從3元降至2元,大連從6月12日起直接取消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北京將從18日起下調出租車燃油附加費1元錢。除此之外,大多數城市依然保持“淡定”,這與之前一哄而上集中漲價的熱鬧場面形成鮮明對比。
出租車燃油附加費、起步價往往都是政府定價。各地定價方式存在差異無可厚非,但在漲價時理直氣壯、底氣十足,等到該降時卻推三阻四、視而不見,這讓消費者困惑不解。
油價波動關系到百姓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租車更是人們現代生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之所以引發如此熱議,不僅僅是因為一兩塊錢的漲跌,更是由于其定價時透明度不夠,調整時公信力不足,讓燃油附加費調整成了一本糊涂賬。
現在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正在向加快調價節奏、提高定價透明度等市場化改革方向邁進。與油價波動高度敏感的出租車起步價、燃油附加費的制定和調整也應該更加透明化、市場化。漲要漲得明白,該降是也不要拖泥帶水,給消費者交出一本清清楚楚的明白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