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再問中牟縣公車何以賣出“白菜價”

2012-07-17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7月13日,河南中牟縣稱“43輛公車拍賣39萬元”因車型差、車況差。網友爆料稱此次拍賣的評估公司負責人鐘某,也是此次拍賣公司的拍賣師。按照有關規定,評估公司、拍賣公司必須互相獨立,目的是防止提前透露標的機密,出現串標現象。

    相比此前溫州215輛公車賣出1059.48萬元,平均每輛不到5萬元來說,河南中牟縣43輛公車賣39萬元,平均每輛不到1萬元,顯然更“牛”,更讓人覺得出乎常理。雖然當地政府部門對此已有所回應,但整個事件仍是一團謎。

    謎團之一:這次公開拍賣的超標公車共43輛,那么中牟縣實際公車到底有多少?為何被處理的超標公車中,全是“車型差、車況差”的,怎么就沒有一輛好車?

    謎團之二:這些車到底是何時購買的,使用了多少年,既然尚沒有到達報廢年限,那么市場價格到底值多少?都什么人買走了這些車?此外,即便這43輛公車全是“破銅爛鐵”,至于只賣39萬嗎?

    謎團之三:為了防止透露標的和串標,根據相關規定:評估公司、拍賣公司必須互相獨立。然而,據媒體報道,中牟縣在拍賣公車時,卻出現了評估師、拍賣師一人兼任的情況。這又作何解釋?

    河南中牟縣的“公車事件”,不能簡單怪公眾不信任不理解,而是整個事件的確疑點重重、問題多多。希望當地政府針對公眾的困惑和質疑,更加詳細地公開所有環節及過程,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復。

    【網友熱議】

    新華網友“潘福金”:此次公開拍賣的43輛超編車是“清一色”的低檔車、破舊車、報廢車,難道超編配置的公車都是低檔車、破舊車、報廢車嗎?稍加推敲就站不腳,所謂超編車是在已經配有足夠數量車輛的基礎上,又新置車輛。從時間邏輯來看,后購的車輛 “鳩占鵲巢”,屬于真正的超編車。

    新華網友“許曉明”:破舊公車被當做清理對象,新購、高檔公車統統“幸免于難”,破舊公車讓新公車“頂職”,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新華網友“魏文彪”:近些年來,隨著各地公車改革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拍賣超編超標公車。有關方面有必要盡快出臺措施,規范各地公車拍賣行為,將其置于公眾的嚴格監督之下,以維護公車拍賣領域的公平公正,同時有效防范國有資產出現流失,避免公車拍賣成為少數人損公肥私的饕餮“盛宴”。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