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圖為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淘寶網聯合推出的國內法院首起“網絡司法拍賣”的網頁,一輛涉訴的黑色寶馬730轎車最后拍得33.09萬元(7月11日攝)。 經過36小時的競價角逐,代號“L1007”的競拍者以33.09萬元從網上拍得了一輛涉訴的黑色寶馬730轎車。同時被網民競得的還有一輛涉訴的三菱歐藍德客車——盡管眼下它們仍然停放在浙江寧波的法院里,但已經雙雙被人“輕點鼠標”在淘寶網上競拍成功。 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淘寶網聯合推出的國內法院首起零傭金“網絡司法拍賣”10日晚間“落錘”。不同于以往委托拍賣行進行的線下拍賣,兩臺涉訴車輛上網競拍,一天多時間內引來23萬人次網上“圍觀”。不少網民為網絡司法拍賣的“公開透明”叫好,但也有部分網民質疑此舉是否符合現行法規。網絡司法拍賣將帶來怎樣的社會效應? 司法拍賣“觸網” 開拍半小時10萬人次圍觀 與以往委托拍賣行司法拍賣不同,經過十天的前期網上公示,來自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法院和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的兩輛涉訴車輛,9日上午10時在淘寶網如期開拍,僅僅半小時便引來超過10萬人次網上圍觀。 根據網頁上實時更新的競價記錄顯示,開拍五分鐘內,起拍價19.99萬元的黑色寶馬730轎車被加價27次。不過,另一輛涉訴的三菱歐藍德的競拍情況就沒有這般火爆了,這臺起價5萬元的小型客車在開拍半小時內僅有4次競價。記錄顯示,開拍一小時,兩輛涉訴車輛共被加價四十多次。 網上拍賣隨后基本進入冷靜觀察期,直到10日晚間競拍結束前一分鐘,兩輛涉訴車輛再次迎來激烈競價,起拍價為19.99萬元的寶馬和5萬元的歐藍德最終分別被以33.09萬元和6.7萬元價格被競得。 據淘寶網相關負責人沈城介紹,本次拍賣包含10天的前期網上公示、36小時競拍周期和確認與繳付尾款三個階段。與普通的網絡競拍不同,司法拍賣需要核實競買人的真實身份。以此次拍賣為例,每位競買人需要通過支付寶凍結5萬元作為保證金,系統會隨機分配一個代號用作參與拍賣,而其支付寶賬號必須通過實名認證,否則無法參與競拍。如果拍賣成功,競價領先者的保證金將轉化為部分拍賣款直接劃扣給法院指定賬戶,其余競價不成功者保證金在三天內解凍。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處處長饒文軍介紹說,發起網絡司法拍賣的初衷是避免腐敗、實現“零傭金”減輕訴訟負擔,“司法拍賣是法院執行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腐敗易發多發領域,另外,盡管浙江省高院去年年初下調了拍賣傭金上限,傭金降幅達到36%,但仍然有不少困難企業反映傭金太高。傳統拍賣方式不可能實現‘零傭金’,我們就想到了網絡,首期浙江省共有19家基層法院納入試點。” 網民激辯利弊:“公開透明”VS“合規合法” 通過網絡拍賣涉訴財產的創新做法,很快引發了網民熱議。在微博和網頁轉載相關新聞的下方,隨處可見網民的觀點交鋒:不少網民為“公開透明”叫好,但也有部分網民質疑,這種創新是否符合現行法規。 “不用賤賣東西給那些有關系的人了。很好,要支持這種做法。公開透明。”百度用戶“所愛”道出了不少網民的態度。新浪網民“熊掌在途”等人也表示,“至少鉆石不會賣成蘿卜價”。 在網民吐槽司法拍賣“潛規則”的過程中,近期熱播的電視劇《青瓷》中有關拍賣的種種暗箱操作,也被看作是現實社會中行業腐敗的寫照。新浪網民“知喜之喜”說,“電視劇說的就是這個,司法拍賣很有油水!” 而事實似乎確實如此。來自法院方面的數據顯示,我國人民法院近年來查處的違法違紀案件中,近70%集中在民事執行領域,而其中約70%又發生在資產處置特別是司法拍賣環節。例如2010年底,山西省晉中市曝光一起拍賣行“自拍自買”案,一棟原本被法院委托拍賣的辦公樓,卻在拍賣行和法院個別工作人員操作下被低價賣到拍賣行股東名下。 “傳統司法拍賣中的私下拍賣、定向拍賣并不是個例,由圈定的幾家或是幾十家拍賣公司進行拍賣,給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浙江省律師協會會長章靖忠說,例如把拍賣公告登在報紙的小角落里、再由少數人低價競拍等做法,不僅損害了債務人的利益,還導致司法公信力下降。 不過,也有一些網民對網上司法拍賣是否合法,提出了質疑。新浪網民“上拍協朱建平”說,法院應該考慮幾個問題,例如優先購買人的利益怎么保證,萬一出了糾紛,是淘寶還是法院承擔法律責任? 律師于國富等人認為,網絡司法拍賣“違反拍賣法和最高院司法解釋”,引來較高關注。于國富在個人微博上表示,“拍賣是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必須由拍賣師主持。沒有拍賣師的拍賣就像沒有駕照的司機,是非法的。” 輿論普遍叫好 折射社會對公共事務“公開公正”的期盼 相關法律界人士和網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引發熱議的網絡司法拍賣,其中涉及的是否有拍賣師等具體細節,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確實并非完全吻合,但規定往往滯后于創新,如果大方向正確,至少是一種有益探索。網民認為,輿論普遍支持司法拍賣創新的背后,實際上是公眾對公共事務走向透明、公開、公正的強烈呼聲。 網民“澳洲袋鼠田園”認為,法院在淘寶網上進行司法拍賣,除了現實意義之外,更大的意義在于體現了一種與時俱進的工作智慧。網民一片叫好,很多是沖著公開透明的大方向來的。 有網民指出,前不久網上輿論對溫州公車改革普遍持有“賤賣公車”的質疑,首批215輛公車拍賣成交,每輛車平均成交價不足5萬元,最貴的一輛2008年7月購置的三菱越野車也只拍出17萬元,“用納稅人的錢買車,到頭來財產卻貶值縮水,勢必會引起公眾的不滿情緒。不論是不是賤賣,如果公車拍賣等各種公共事務也能更開放、更透明,例如通過網絡讓更多人參與,或許能消除網民的部分疑慮。” 也有網民擔憂,互聯網帶來的效應是雙面的,網絡司法拍賣全程“上網”,看似有利于加強監督,但數據平臺背后的操作情況如何,競拍人是否能真的不與經辦員直接聯系,誰來監督,規章制度應跟上。另一方面,饒文軍也坦言,目前網絡司法拍賣仍然以動產為主,如果涉及土地、房產等,其中牽涉的權屬等問題更復雜。浙江省高院正在考慮加緊調研,對網上拍賣的細節問題進一步敲定落實,網拍僅僅是司法拍賣改革創新的一種嘗試。 網民“小喵爺”說,司法拍賣進駐淘寶,至少可以看到政府那些不透明地方正在一步一步變得透明,同時也給予了群眾和輿論監督的平臺。也許仍然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邁出的這一小步,也是為了以后大步的奔跑,讓人懷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