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組織出國夏(冬)令營,原則上不組織低年級學生出國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然而記者走訪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發現,低齡化加劇、內容藏“貓膩”、學校逐暴利……游學團蜂擁海外背后,重重陷阱令人防不勝防。
幼兒游學,游而不學?
最近網上頗受關注的一組照片出自美國工作的網友Yrbbest之手:“在美國WOODBURY INFO。茫牛危裕牛业膴W特萊斯購物街外,看見一群席地而坐的女孩子啃漢堡,上前一問才知道是北京一所小學的游學團。”
記者采訪多個游學團后發現,這并非個例。新東方今年暑假推出了近百條各類游學線路,其中一條收費38800元的線路,明確將“兩晚入住賭城拉斯維加斯”列入行程,并安排“途經大型直營購物中心,可以采購世界名牌商品”。
學生為什么游學?開闊眼界、學習英語、感受名校、體驗文化,游學中介的回答讓人眼前一亮。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海外游學團異化為純粹的旅游團、購物團,“游而不學”現象凸顯。
能從行程上一眼看出“問題”不少,隱藏“貓膩”更多。北京一位旅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一些游學團宣稱“安排國內的學生與當地學生一起上課”,但當地學校都已經放假了,誰還會跑到學校里上課?還有打著“名校游”推出的旅行團收費不低,但很多學校本來就沒有圍墻。
曾游學美國的學生王睿智則告訴記者,所謂的“名校課程體驗”“名校師生交流”等,也就是互相自我介紹一下,以及聽對方講講校史。
游學團游而不學現象凸顯,參與者日益低齡化更加劇了這一趨勢。知名英語培訓機構EF英孚教育打出口號“出國游學從小學生抓起”,還有機構甚至開發了幼兒園寶寶游學團。上海戴爾國際少兒英語為應對游學低齡化的市場需求,專門開設了訪問美國幼兒園的游學線路,“美國加州幼兒園親子夏令營”已于7月5日啟程,參與者均是學齡前兒童。
游學暴利,誰的“福利”?
記者調查發現,學生海外游學團的行程與普通旅游團相似,很多只是增加了一些高校參觀或與當地人士的交流活動,但價格往往要高出一兩倍。此外,一些中小學校參與組織海外游學,借機斂財。
“現在日本游普遍降價,但差不多行程的日本游學團,報價都在1.8萬元以上,幾乎是普通團的兩倍。”一位江蘇旅行社業內人士說,以目前游學項目中最熱的美國游學團為例,旅行社報價一般在3萬-5萬元。如果是學校組織老師帶隊的,價格還要上。比f元左右。
相比普通旅游團較為透明的行程和成本,學生游學團的行程模糊、成本不清。旅行社業內人士李寧寧透露,很多游學團主辦方是教育培訓機構,往往不受旅游業管理條例制約,操作不夠規范,除個別團注明安排學生住宿當地學校校舍以外,其余均對食宿標準、是否包含景點門票等重要信息略過不提。記者從江蘇某附屬高級中學外辦制訂的英國游學團行程單看到,只有“全天游覽巴斯城”“自由活動”等模糊表述。
一些游學團行程不透明,質量難保障。南京一名中學生稱,出發前旅行社承諾“住宿環境優越”,但赴美游學期間住的是環境很差的地下室,投訴時旅行社還以“沒有約定具體標準”為由推脫。
一家大型旅行社的出境公司經理李青云說,游學團大多選擇寒暑假出行,旅行中介一般提前半年以上預訂往返機票,費用比普通團。常埃ヒ陨稀S螌W團大多選擇當地家庭寄宿,費用也比酒店便宜不少。“吃住行等開支大頭都比普通團便宜至少三分之一,但報價卻反而高出近一倍,其中的利潤不言而喻。”她說。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旅行社從海外游學產業中攫取暴利,少數學校和老師也參與其中,謀取好處。“很多學校熱衷于組織游學團,幾乎成了教師福利。七八個孩子均攤一個帶隊老師的費用。”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說。
游學無遠近,可從身邊起?
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左坤表示,現代教育理念中,游學、修學的本意是讓孩子接觸社會,有的家長目的性強一些,希望增強孩子外語應用能力。“關鍵是一些游學摻雜了過多的商業利益,學生成了各方牟利的工具,亟待規范。”
日本鳥取縣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岡崎龍司告訴記者,日本初中以下學生的修學旅行通常選擇本國本地,主要是在老師帶領下深入了解當地文化,體驗社會民情。高中階段以后,學校才可以組織學生出國修學旅行,并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盡量壓縮成本。還有不少人將“實習”與“修學”相結合,為自己今后大學選擇專業做鋪墊。
“與其到國外把名校當景點看,不如深入了解本地本國文化和社會。”殷飛表示,部分旅行機構將海外教育夢幻化,誘導家長盲目追逐海外游學,甚至引起了學生們的攀比之風。
左坤等人建議,目前,教育部、國家旅游局等已經出臺中小學海外游學的相關規定,當務之急,各地相關部門應遏制海外游學亂象。對于一些明顯違反規定的旅游中介、學校和老師,應嚴格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