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2012關愛職場白領、關注白領健康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工作壓力位列危害健康因素之首。更為嚴重的是,此前有統(tǒng)計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亡的人數(shù)達60萬人。
觸目驚心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壓力”已經(jīng)開始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脅到生命。如何調適心情,緩解“壓力”成為當務之急,千萬別讓“壓力”壓垮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央視的一項關于“你幸福嗎”的調查,讓舉國上下開始了一場關于幸福的討論。幸福是什么?無論是高官富豪,還是平民百姓,相信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讓所有人能夠共鳴的是,“壓力”無疑是讓幸福遠離的“罪魁禍首”。
“壓力”從何而來呢?不可否認,有些“壓力”源于對生活環(huán)境和物質條件的擔憂。正視現(xiàn)實,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還有待加強,收入分配制度還需完善。醫(yī)療、養(yǎng)老、住房、教育、就業(yè)等成為人們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相信,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社會問題、民生訴求的不斷解決,會讓百姓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小。
除了物質條件所限,更多人的“壓力”是由于“想法太多”。一家世界知名調查機構曾得出結論: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工資收入、部門職位、社會地位、人際關系……”無時無刻、無孔不入的競爭讓人體會到現(xiàn)實的殘酷,“壓力”也就無處不在。
很多“壓力”是因為欲望無限擴張,和對結果的格外看重。其實,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成功,只有相對的滿足。不放棄更高追求,但學會接受現(xiàn)實,換個角度思考人生,“壓力”才會變成動力。
有些人的“壓力”則是庸人自擾。不知從何時起,“亞歷山大”成為人們自嘲和調侃的流行語。不少人感嘆,有壓力時覺得身心疲憊,沒壓力時又覺得恐懼可怕。“最近很忙”似乎成為“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征。因此許多原本十分悠閑的人卻不甘寂寞,以沒有“壓力”為恥,甚至刻意標榜自己的“忙碌”。虛榮和攀比反而加重了“壓力”,其中的酸楚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套用電影中一句經(jīng)典臺詞:“幸福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不斷滿足的同時,別讓“壓力”成為幸福人生的羈絆。放一放功成名就的雄心壯志、摒棄光耀門楣的急功近利,更注重走好踏實勤奮的每一步,過好精彩充實的每一天。也許,幸福就會悄然而至,生活也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