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想糊弄誰?

2013-04-07  來源:紅網
[字體: ]

  有媒體稱,河北省滄縣張官屯鄉小朱莊的地下水變成了紅色,近800只雞喝后死亡。記者調查發現,當地40米深井抽上來的水是粉紅色的。該村方圓5公里只有一家化工廠,生產染料中間體,2011的9月停產。村民連400米深的井水也不敢喝,做飯用純凈水。滄縣環保局局長鄧連軍稱,該廠排放達標,“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的水。”(4月4日《環球時報》)

    我們不清楚這家化工企業究竟為當地財政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也無從得知化工企業老板與當地官員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瓜葛,更無法了解當地環保部門到底有沒有收取這家化工企業的“好處費”……但是,面對當地百姓不敢喝400米深的井水,以及做飯不得不用純凈水的尷尬現實,當地環保局官員的“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的水”顯然十分蒼白無力。

    構建美麗中國,應當從讓老百姓呼吸到新鮮純潔的空氣以及喝上安全放心的水做起。然而,近年來,有少數地方官員為了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置環境于不顧,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大開“綠燈”。盡管在短時間內這些污染企業確實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小貢獻,但是,其對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對百姓身體健康帶來的侵害,卻是永遠都無法彌補的。

    更讓公眾寒心的是,一些地方官員以及監管體系竟然與污染企業串通一氣、狼狽為奸,在收受了好處費之后,便對惡意排污問題大加縱容,甚至千方百計為污染企業充當“保護傘”,這樣一來,老百姓便遭了殃。也正因此,一段時期以來,我們尷尬地看到,不少地方百姓紛紛拿出重金,懸賞當地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當然,老百姓“另類懸賞”,是希望當地的生態環境狀況能引起政府重視。

    無論如何,面對老百姓吃水困難的困境,當地環保局長的冷漠態度,無疑是撒在百姓傷口的“鹽”。因此,對于河北省有關方面來說,不僅要千方百計解決好當地的環境污染問題,更要對當地環保部門的不作為問題展開進一步的“深挖細究”,尤其是追查相關監管部門緣何要為污染企業大開“綠燈”。

    文/陳國琴 原題:“井水不敢喝”反襯“監管不達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