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食品安全:“狠話”之后盼“重拳”

2013-05-1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

 ■熱話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16日上午召開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介紹總局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行動的總體部署和具體安排。總局規劃財務司負責人王小巖指出,目前在中國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問題十分突出,要讓那些為了謀財不惜害命的人傾家蕩產、人頭落地。(據中新網報道)

    ■一評

    “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亂,要讓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提及“摻假羊肉”“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時作如上表示。李克強的嚴厲表述,傳遞了中國政府在食品安全領域治亂的決心。

    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的這番狠話耐人尋味。政府職能轉變,一是要“放”——大幅削減審批事項,二是要“管”——把監管重點放到百姓反應強烈、對經濟社會危害大的事情上來。亂象叢生、丑聞不斷的食品安全領域,可謂是最該管但一直沒有管好的民生難點之一。

    中國人早已告別吃不飽的日子。然而,從“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蘇丹紅到最近曝光的“摻假羊肉”“毒生姜”,食品安全丑聞迭出,令一些人甚至發出“還能吃什么”的疑問。

    李克強關于食品安全的嚴厲話語,傳遞出將“重拳”治亂的重要信息。餐桌安全已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不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和行動,不足以扭轉令人不安的現狀。

    在職能轉變中強化政府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和能力,勢在必行。李克強的表態,百姓深以為然——“雖然現在我們財政緊張,也要在加強基層監管手段上舍得用力花錢,讓老百姓對食品安全有信心。”政府真正承擔起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是務本之策。

    同時,加大對不法分子的懲罰力度也尤其迫切。中國現行法律規定,對生產經營于人體有害食品的行為加以懲罰,然刑罰一般為沒收違法所得和生產工具、處以有限罰金等,情節嚴重者吊銷許可證或入刑。

    對于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來說,若要令其聞風喪膽,就必須采取嚴刑峻法,讓其認識到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犯法得不償失。

    中國最高司法機關日前高調發布了司法解釋,要求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從嚴量刑,進一步加大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擊力度。

    食品安全的確是“天大的事”,當下,非重拳、重典不足以治亂。

    ■再評

    食品安全莫靠“嚇”要靠“下”

    許多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已經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雙重底線,觸目驚心,危害極烈,確實應該依法嚴懲。不過,“傾家蕩產、人頭落地”之類的話語,聽起來夠嚇人,但未必就一定能夠對違法犯罪分子起到威懾作用。道理很簡單:法律的權威不在于它的嚴苛性而在于它的嚴格性。再嚴厲的法規,如果得不到嚴格執行,那也不過是一紙空文;反之,有些法規的懲罰措施盡管不是那么嚇人,但若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給任何人以僥幸空間,那么,違法現象會露頭就被打,以身試法者自然會大大減少。

    誠然,相比起一些食品安全領域犯罪現象的危害程度,許多犯罪分子所受到的懲罰、付出的代價確實顯得太輕,為此,最近“兩高”關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解釋加重了對這類犯罪現象的量刑,確有必要。但客觀上,導致食品安全犯罪屢禁不止、十分突出的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法網太疏、執法不嚴。正是由于執法往往難以及時到位,這才使得黑心商販有空隙可鉆,種種違法犯罪現象長期未能得到遏止,要等到老百姓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已經受到嚴重危害后才能曝光。比如,過往的“問題奶粉”,是因為已經導致許多“大頭娃娃”的出現才引起重視;許多食品安全案件,都是因為被媒體曝光才會受到執法部門追究。執法部門若是一味強調要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者如何如何“嚴懲”,卻疏于反省自己的失察失職之責,顯然于事無補。

    食品安全執法不嚴的一個根本原因,是由于執法部門總是顯得“高高在上”。首先是地位高高在上,出了問題,責任都在黑心商販身上,執法部門和官員永遠偉大光榮正確,扮的始終是白臉,而難以讓自身的責任落地。其次是作風高高在上,重審批輕管理,重運動式作秀式執法而輕常規性長效性機制,對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現象的查處往往是蜻蜓點水,而難以把嚴格執法落實到位。乃至還有利益高高在上,從部門利益的角度出發,執法和權力運行的透明度遠遠不夠,難以受到充分的監督約束,更有甚者還有官商勾結,任由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現象在自己眼皮底下滋生蔓延。有此種種“高高在上”,不管多么嚴厲的法律也只能始終是掛在墻上,難有公信力和威懾力。

    所以,遏制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不能靠“嚇”更要靠“下”,就是不能一味用“傾家蕩產、人頭落地”之類的極端語言來虛張聲勢,更重要的是執法部門自己擔下責任、放下姿態、拋下利益糾葛、撤下種種有礙陽光執法的“幕布”,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真正做到執法下基層、下一線,把法規制度從墻上請下來,及時落實到位。唯有如此,執法者才不會是貼在門板上的“門神畫像”、供在神臺上的“木雕菩薩”,而是真正的法律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堅持嚴格執法,對各種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露頭就打、防患于未然,為人民群眾把好食品安全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