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論文 > 正文

從“霾”伏中突圍,“逃離”并非良方

2013-11-0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

 據媒體報道,今年全國平均霧霾天數(shù)創(chuàng)52年來最多,除京津冀地區(qū)外,河南、陜西和安徽等地也相繼出現(xiàn)霧霾。面對網民一片“逃離京津冀”的吐槽,戴著口罩“自強不吸”的筆者想說,治理霧霾確非一日之功,但逃離并非從“霾”伏中突圍的上上策。

  三兩天的霧霾,群眾“忍一忍”還能克服,但種種跡象表明,長時間的霧霾,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將造成不小傷害。甚至連海南多地也出現(xiàn)空氣輕度污染現(xiàn)象。事實再一次證明:環(huán)境不同于其他,不管你是富豪顯貴還是平民百姓,只要還在同一個星球上,“逃離”終究不是重享“藍天白云”的治本之策。

  高耗能企業(yè),水泥、鋼鐵等行業(yè)粗放的經濟發(fā)展方式,劣質煤的使用等都是導致環(huán)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汽車尾氣排放和私自焚燒秸稈、供暖季到來等因素也對霧霾的產生有所“貢獻”。

  經濟社會要發(fā)展,人民生活要改善,但一切發(fā)展的前提都應是人的生命健康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從各地采取的積極舉措中,人們能夠看到,霧霾天氣正倒逼各地政府逐步打出治理環(huán)境污染鐵腕組合拳。但對個體而言,與其挖空心思想逃離,不如思考除了以民意倒逼政府出臺更嚴厲措施外,我們還有什么“舉手之勞”可做。

  筆者不愿唱高調,也明白不能動不動就將霧霾的“功勞”歸于普通群眾。但對每個個體而言,要想從“十面霾伏”中真正逃離,不如從隨手關燈、用清潔能源、乘公交車上班等“不起眼”的舉措做起。星星之火雖小,但一旦成就燎原之勢就真能助力驅散霧霾。到那時,藍天白云不管是對我們還是子孫后代,都將不再是奢侈品。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