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新華網評:“雙11”網購狂歡的三點啟示

2013-11-15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圖表:天貓“雙11”:13小時破去年全天支付寶紀錄

  

  “雙11”網購狂歡,支付寶成交額一分鐘過億元,6分多鐘突破10億元,不到6小時又突破百億元……不斷刷新的數字與記錄,書寫了又一個網購神話。業內人士分析,“雙11”購物狂歡節的洶涌客流和極為龐大的單日成交量顯示了中國老百姓強大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這對拉動內需無疑是個積極信號。

  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使消費成為主要的經濟增長引擎,是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過去,我們一直抱怨內需不足,而從一年又一年的網購狂歡來看,我國國內市場內需的潛力只是沒有充分釋放出來,潛力沒有釋放并不等于沒有潛力,關鍵是如何創造條件,把這種潛力激活,成為拉動整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從“雙11”的成功看啟動內需,至少有三點啟示:

  激活消費潛力,必須立足創新,推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商業模式。“雙11”購物狂歡始于電子商務,近兩年才延伸至線下。網購方便快捷、便宜時尚,又比傳統商業更加貼近消費者,品種豐富、海量個性。相比網購,傳統實體消費創新力度明顯不足,甚至有的傳統商業主體還抵制新型的銷售模式。如果實體商家能夠推出更符合時代節奏的營銷模式,必將成為拉動內需的又一支生力軍。

  激活消費潛力,還應契合民眾消費習慣和需求。“雙11”本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到2012年,它卻成了一個標志性的“消費時點”。仔細分析不難發現,11月中上旬正值秋冬換季,舊貨清倉促銷,新貨閃亮登場,此時打造購物狂歡節,正好迎合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不論商家的噱頭是什么,“雙11”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準確把握了老百姓的消費習慣。這也啟示我們,啟動內需,還需要在研究消費習慣和需求方面狠下功夫。

  激活消費潛力,還必須堅持讓利于民。“惠而不貴”是消費者的普遍追求,不少商家在“雙11”給出了大幅度折扣、送優惠券、抽獎等等優惠措施,當然不排除有的商家涉嫌虛假宣傳,折扣幅度并沒有所宣稱的那么大,甚至是“明降暗漲”,不過從整體看,商家是有一定程度讓利的。或許就是這點讓利,才讓眾多的消費者自掏腰包。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