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紀委首次集中對外公布首輪巡視中被巡視單位提交的問題整改報告。據南都記者分析,首輪巡視整改報告中揭露的選人用人問題集中在干部超職數配備、凡提必競、破格提拔、年齡設限等6個方面。其中,干部超職數配備已成為普遍性問題。(南方都市報2月24日報道)
干部超配成普遍性問題,成因諸多:其一、官帽超額配發,作為一種隱性福利,對小團體有利無害,干部們皆大歡喜;其二、某些公權私用的領導,將官 帽發放作為拉攏人心、任人唯親的手段;其三、地方人事政策有些成為“曲線”超編的機制因素;其四、能上不能下的慣例也加劇了干部“擁堵”。但歸根到底, “癥結在于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出了問題”,是“官”心病。
“官”心病雖是富貴病,但是于公于私卻并無好處。于公而言,官堵之下,干部選人用人難以理順,優秀干部難以提拔、行政效率難以提高、社會負擔難 以減輕;于私而言,雖擁有虛位,然而名不副實之下,少不了被群眾說三道四,對官級斤斤計較、對政風整頓又唯慌唯恐之下,難免演變成真正的心理疾病。
治理“官堵”現象必須標本兼治,雙管齊下。從治標角度,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從而“活血疏通”。具 體來說,一要建立能上能下的動態用人機制,以“四有”干部為標準,把好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二要嚴格依編整治,加強和規范非領導職數和干部職 數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堅決摘帽;從監督方面,更要擴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質量,加強監督,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從而造就推動科學發展的骨干隊伍。
從治本來說,“心病還須心藥醫”。為官當以德為先,古人且知“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作為當今黨員干部,不正視自身是否符合“四有”標準,只 糾結一頂官帽有無,甚至將“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當成要官的一種手段,思想未免太過狹隘。且想想習總書記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 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